第A5版:山海牵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2年11月18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113位教职工结对92个凉山学子

“组团式”帮扶 这所学校有传统

    本报讯(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王伟 通讯员 钱艺琰)113位教职工(85位党员老师),点对点结对92个凉山孩子,有的二对一,有的一对一,有的一对二。近日,宁波市鄞江中学党委组织开展了与四川省凉山州盐源中学贫困生的“点对点”帮扶活动,学校教职工们积极参与,爱意蔓延。

    这两天,老师们陆陆续续收到了结对孩子的来信,孩子们在信中表达了结对的欣喜和感谢之情。

    支教副校长牵线

    促成“组团式”帮扶

    这次结对,起源于“组团式”教育帮扶。按照教育部东西部“组团式”帮扶的要求,鄞江中学王井平副校长这个学期远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任盐源中学正职校长,进行为期三年的教育帮扶工作。经过牵线搭桥,促成此次结对行动,是王校长本学期所做的工作之一。

    此次结对行动,鄞江中学副校长华君结对了两个孩子。每个孩子每个学期可以得到600元的资助,除了得到基本的物质帮扶,孩子还可以通过与结对老师的交流,寻求心理和精神上的滋养。

    鄞江中学党委书记张力表示,这是学校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继之前贵州晴隆县第二中学以后,又一次长达3年的帮扶计划。

    “当我得知享受到了这个资助时,我兴高采烈地跑去告诉母亲……听到了我的消息后,她紧锁的眉头展开了……”

    “我们庆幸遇到这个时代,庆幸遇到你们。我们相信黑夜再长,总会出现白天;生活再苦,总能熬出头。”

    “祝各位老师,身体安康,扎西德勒,鼎布甲可。”

    孩子们写来的感谢信里表达了他们的感恩,感恩“共同富裕”的政策,也感恩千里之外伸出援助之手的陌生老师们。读着孩子们的来信,老师们更加意识到,自己在做的,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组团式帮扶

    在这所学校有传统

    这不是鄞江中学的老师们第一次开启“组团式”结对帮扶行动。在此之前,鄞江中学已与贵州晴隆县第二中学结对三年,两校于2019年12月份签订《校际对口贫困生帮扶协议书》,鄞江中学共有95位教职工参与结对,其中党员教师81位,共资助了60名学生。

    钟乐亚老师曾于2019年8月-2020年1月在晴隆二中支教,期间每年资助贫困学生小彭600元,直到她今年考上三峡学院。姚云飞老师曾在支教晴隆时,跑了2000多公里,以个人之力联系了宁波不少好心人资助当地孩子的学业。她的微信时时刻刻为自己资助的孩子小念开放着,“我希望给孩子更多的安全感,她叫我阿姨,她有困惑的时候可以与我随时保持联系。”她总结自己的帮扶经验:“资助孩子,只能对自己有要求,不能对孩子设条件。”

    龚老师结对了小田——孩子父母离异,父亲在外务工,全靠爷爷抚养三姐弟。“因为我的孩子和她年龄相仿,所以更了解该年龄段孩子的需求。”龚老师除了每月汇款资助外,还时不时地邮寄衣服、书籍与学习用品。“孩子知道有位远方的阿姨一直在惦记她,就经常打来问候电话,我们也有了很多交流的机会。”龚老师希望通过长期的物资帮扶和情感交流,帮助小田健康成长,圆读书梦想,实现人生价值。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