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写一篇苏轼的公众号推文,大家会从哪些方面写呢?”“看这个《竹林绝响》短片,如果要发一条弹幕,你会写些什么?”11月22日下午,在宁波市海曙区高桥镇中心初级中学的阶梯教室,两节新颖的语文课不仅吸引了课堂上的学生们,也让今年新入职的初中语文老师们耳目一新。 (11月25日《现代金报》) 语文课给人的印象,一直是“中规中矩”的,多数情况是老师讲解一下课文,孩子理解一下作者的本意。传统语文教学,往往很难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尤其是最后的“阅读理解”对于孩子来说则更难了。语文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激发孩子的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习兴趣、探求兴趣?宁波的这两位老师的“花式创意”十分有意义。一个是让孩子“帮助苏轼写公众号推文”,一个是“学会发一条优质的弹幕”。 现代社会,是一个网络时代、信息时代,孩子们也不可能生活在“信息茧房”里,人人都拥有手机的时代,他们也会接触微信公众号的推文,也会接触到视频里的弹幕。其实这里就蕴含着丰富的语文知识、语言知识、表达知识等。而且这些事物也是孩子关注的地方。借助孩子喜欢的方式,让他们丰富语文知识的做法是有益的尝试。一个方面是,告别了“死记硬背”的枯燥;一个方面是,参与了“社会现实”的理解;一个方面是,实现了“趣味阅读”的美好。 而对于作文指导来说,这种“花式教学”无疑也是一种积极的尝试和创新,让学生在思考和尝试中,通过“兴趣探寻”“兴趣阅读”“兴趣思考”,拓展自己的思路和眼界。语文教学需要不断创新,需要不断升华,需要接触社会,需要多接地气。 语文课教授“写推文发弹幕”,并非是乱弹琴,而是弹奏出了创新的和谐音符。郭元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