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会议现场。 |
从初任教师到新秀教师、骨干教师、名教师,直至省特级教师、甬城教育名家,宁波已经搭建起了完善的中小学教育人才培养体系。这其中,甬城教育名家的培养是塔尖工程。其目标是,通过三年时间,培育出一批中小学教育家型领军人才。 去年10月遴选出来的43名甬城教育名家培养对象,经过一年多的培养,发展得怎么样了?他们都有什么收获,又产生了多大的辐射引领作用?之后还将怎么做?近日,宁波市举行甬城教育名家领军工程中期推进会。会上,学员们晒成长、谈感悟,专家们做点评、指方向,教育的思想和理念在这里不断碰撞。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王伟 通讯员 王静 晒成长 公开课上了439次 一年来,43名培养对象在宁波市教育局搭建平台、全国知名专家倾力指导、全体学员主动成长下,取得了可喜成绩: 完成国家、省、市讲座公开课439次;完成国家、省、市级课题112个;主持重大工程或项目34个;在各类期刊上发表论文174篇,其中不少人还主持或参与各类教材教辅、课程标准、教育专著的编写修订;获教育教学成果奖31次,获科研成果奖46次;5人新晋浙江省特级教师,9人入选宁波领军拔尖人才名录;完成市级以上带徒452人;完成省内外支教50次…… 树目标 培养一批新时代“大先生” 出席甬城教育名家领军工程中期推进会的宁波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徐文姬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以教育现代化支撑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在基础教育领域培养一批新时代“大先生”,为培养高素质人才保驾护航、施肥浇水。宁波市在教师培养方面有许多积极的、卓有成效的探索。甬城教育名家领军工程是宁波市中小学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项目,旨在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基础教育大师、一流教育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推动全市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徐文姬希望,名家学员能成为理想信念的坚定者、担当有为的示范者、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引领者。 指方向 思考如何守正和创新 原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主任任学宝,浙派名师研究院院长童富勇,浙江大学出版社副总编陈丽霞,原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周千红等几位导师出席推进会现场,对学员们的发言和一年来的学习进行点评。 任学宝:作为教育名家培养对象,老师们要认真思考如何守正如何创新的问题。对德育为先、全面发展、面向人人、知行合一这些教育理念的落实,是守正;而对新课标下的素养立意、学会实践、综合学习和因材施教,需要老师们去不断创新。最终,老师们需要考虑的是,教孩子们什么,才能让孩子们做好适应未来的准备。 童富勇:教育名家可以是多样化多维度的,是立德树人、是深耕课堂、是著书立说的教育家。教育家的培养可以不拘一格,但老师们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能忘了出发点和立足点始终是学生的成长,要注重学生和课堂,注重立德树人。 陈丽霞:名家学员们要注重从宏观的教育动向、教育成果智慧化、数字化的体现等方面,加强规划和积累。 周千红:甬城教育名家要培养的是甬城的“大先生”,还要在教育教学中有人文味、理想味和成长味。希望老师们深耕课堂,在新课程改革、新高考研究、新教材开发、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独树一帜的贡献,成为学生、家长、社会、同行所公认的“大先生”。 下阶段,甬城教育名家领军工程将进一步推动开展甬城教育名家系列论坛、甬城教育名家系列著作、甬城教育名家系列精课等甬城教育名家品牌,扩大新时代甬城“大先生”的影响力和辐射面,为全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贡献名家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