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陈亚珠院士参观校园。 科协供图 |
本报讯(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王伟 通讯员 马宇婷)11月29日的宁波三中,气氛热烈而欢腾。三中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亚珠回到母校,与同学们亲切交流。当天,《科学人生——甬籍院士口述实录(第一辑)》首发暨赠书仪式在宁波三中报告厅举行。这也是陈亚珠在离开宁波三中69年后,首次重回母校。 为“弘扬科学精神 传承院士基因”,宁波市科协特邀口述史被采写人之一陈亚珠院士回宁波母校,引导广大青少年理解和传承科学家精神。 1950-1953年,陈亚珠在宁波三中读完了初中,当时正好是抗美援朝时期,陈亚珠说自己的爱国主义教育就是在那时接受的,爱国情怀也是在那时形成的。“宁波的老师们爱国爱家乡,当时给我们上时事政治课,讲到保家卫国是那么慷慨激昂,很多年轻老师和高年级学生都踊跃报名参军。作为一个初中生,我亲身感受到了老师和高年级同学的爱国热情,目睹了他们踊跃报名上前线,放弃小家,为了国家勇于牺牲自我,甚至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的举动,内心受到了强烈震撼……我常和年轻人说,我的人生观是在初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的信念也是在初中形成的。”这是陈院士在书中的回忆,她也在现场将这些回忆与母校的师生做了分享。 院士是宁波的宝贵财富,《科学人生——甬籍院士口述实录(第一辑)》采写了陈子元、陈宜张、徐志磊、陈亚珠四位甬籍院士,反映了他们在科研前沿的开拓创新和殚精竭虑。 活动现场,20世纪的“30后”陈亚珠院士向21世纪的“00后”学生们授予此书,希望通过书籍这一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向青年学子传递科学家精神。该书还被同步赠予了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借由图书馆联盟这一平台,未来还会有更多各年龄段的学子,以此书为窗口,“读懂”科学家精神。 此前,陈亚珠院士已经将自己在2019年度上海市科技工程奖获得的20万元奖金捐赠给母校作为学生奖学金。活动现场,首批奖学金获得者张蕾代表同学们向陈亚珠奶奶致谢。“陈亚珠奶奶在耄耋之年仍探索不止,能获得这份奖学金,我不仅无比骄傲,还备受鼓舞。” “青年人要有梦,把个人梦与党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立大志、明大德,做国家栋梁之才;要勤奋,勤能补拙是良训,即使一个人天资欠缺,但只要能勤勤恳恳,做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百能之,己千之’,就能见证坚持的力量;要勇敢,敢为人先,坚持到底,努力奋斗,一定会赢得璀璨人生!”陈亚珠院士向同学们娓娓道来自己求学、教学、科研的心路历程。她用自身的奋斗成才之路,鼓励三中学子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 时隔69年重回母校,陈亚珠院士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校园。当看到院士墙上介绍她自己的部分时,陈院士还露出了腼腆的笑容。听了校长王晓明对学校办学理念和现状的介绍,陈院士表示,宁波三中历史悠久,名人荟萃,愿记忆中的母校再创辉煌!应王晓明校长之请,她欣然提笔,现场为宁波三中题写了“追求卓越、守正创新”八个大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