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明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2年12月02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语文教学如何用好、用活补充材料

——以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核心素养为例

    宁波市第十九中学 王文欣

    大数据时代,多媒体视频等教学材料在语文学科教学中适用面极广,却常局限于“古诗文”朗读音频等领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增“课程内容”,特别强调语文课堂对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这就要求发挥“大语文”理念,将语文课本视为主阵地的同时,借助必要的补充材料,丰富学生对文学与文化的认知。因此,面对这一新课标提出的新任务,充分开发语文课堂中的数字化补充材料,促进学生文化自信核心素养的养成尤为重要。如何运用优秀的数字化“补充材料”?经过笔者的实践,挖掘出了补充材料在养成学生文化自信核心素养方面的三种不同功能。

    调动创意能力,建构文化认同

    教授《散步》这一课文时,利用公益广告《Family(家)》丰富学生对于“家”“亲情”这些词语的理解,建构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孝”这一核心的文化认同。

    公益广告《Family(家)》,通过对“F(Father,父亲)”、“M(Mother,母亲)”与“I(I,我)”的“变体”,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孩子在成长的同时,父母慢慢老去,鼓励孩子勇敢说出“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这一公益广告的核心——“亲情”,其实与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人文主题紧密联系。因此,教授《散步》第二课时,在补充语文作业本中《二十年后说<散步>(节选)》材料之后,特意播放了这一短片。播放开头时,讲台下就有学生窃窃私语:“我早就看过了”……播放完这一公益广告,我特意点了“早就看过”的学生说一说,他们先前对于这一短片的认识,并鼓励他们谈一谈,现在对于这一短片的新认识。在师生问答的过程中,已有“机智”的学生明白了老师的意图,积极举手,回答提问。

    的确,这些学生问答问题时,着重强调了“亲情”的丰富内涵。他们认为,“家”这一字中不仅包含《Family》中的“父子情”与“母子情”,更包含了《散步》中的“祖孙情”“夫妻情”。学生思维在一次次问答的推动下,导向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孝”的另一层内涵——责任,强大者对于社会“两段”弱小者的责任。

    深入理解补充材料之后,学生逐渐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为何如此强调“亲情”,这并不是“礼”文化的“封建糟粕”,而是“和”文化的传承,是人类社会处于中间的强大者对于两段弱小者的保护,是责任。如此,课堂上逐步建构起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

    面对课堂上积极沉浸在传统文化氛围中的学生,课后笔者布置了一个独特的作业——模仿公益广告《Family》对汉字“家”进行创意绘图与写作。学生们充分发挥主动性,创作了精彩纷呈的语文“创意作业秀”。(如右图)

    补充社会背景,加深文化认知

    B站的番剧《魏晋小剧场》与《餐桌上的世说新语》作为《世说新语二则》一课的补充材料,旨在丰富学生对《世说新语》的认识的同时,更能充实学生对于“魏晋南北朝”的社会风气的理解,加深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认同。

    现今国学启蒙蔚然成风,课堂上学生对于李白、杜甫的诗歌信手拈来,对唐诗宋词如数家珍,但问及“魏晋南北朝”文学时却面面相觑,不知其为何物。

    面对这一棘手的现状,笔者偶然间发现了B站上有一系列时长2-3分钟的番剧——《魏晋小剧场》与《餐桌上的世说新语》,这两个番剧,将《世说新语》中部分小故事画成了动漫,极具趣味性。于是,笔者选择了其中与“王谢”家族相关的一集——《幽默》,作为课堂数字化补充材料,辅之以口头讲解,为同学们描绘了一个与唐宋文坛迥然不同的“魏晋南北朝”文坛。

    《魏晋小剧场》的《幽默》篇讲述了两个小故事,一则是大司马桓温手下的参军郝隆,乞巧节见人在外晒书晒衣,便卷了一草席,铺地而躺,敞开衣袍晒肚皮,以示自己腹中满是经纶。这一趣味的小故事先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之后一则谢安见王氏三兄弟的幽默小故事更使全班学生发出笑声,并深刻记住了一位儒雅的老者——谢安,与一位沉默寡言、才学不显的青年文人——王献之。

    视频看毕,学生充满求知欲地望向讲台上的老师,并对魏晋南北朝文坛建立初步的认知。带着“课文里的小故事也会这么幽默么”的疑问,学生产生了对于课文的浓厚兴趣。之后,学生对《咏雪》中“谢家”的文化氛围、元方“入门不顾”的“失礼”行为展开了进一步深入的交流,学会了借助魏晋时期的社会背景展开思考。之后,布置调查报告,加强知识反馈,并辅以作业巩固。如此,有学生结合自己已知的“儒家”知识与补充材料中的魏晋南北朝文人知识,对中国传统文人阶层进行了深入思考。之后几天,在每日晨读设置的“演讲五分钟”环节中,许多学生积极选择《世说新语》中的别致故事,加深同学心中对于魏晋南北朝这一特殊时期的印象。

    创设文化氛围

    培养文化自信

    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诗歌四首》时,笔者播放了经典咏流传节目中吉克隽逸演唱的《观沧海》,不仅可以就“诗歌”知识本身进行补充,还可以宣扬传统文化,弘扬文化自信。

    语文课堂上,歌曲的播放将学生注意力一步步从教室外吸引至教室内,从课间的玩耍吸引至语文的学习。在播放《观沧海》歌曲的过程中,坐在讲台下的同学,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这是央视的那个综艺”“唱得真好听”……一曲唱毕,学生们将目光全都集中于讲台之上,这时老师引导出“诗歌”一词的内涵,事半功倍。

    当老师抛出提问,“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节目吗”,就有学生飞快举手,迫不及待说出了答案:经典咏流传。《经典咏流传》是央视“响应落实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精神,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融合”,将文化自信根植于大众的心底,节目中多首诗“歌”以别样的形式促进诗歌的流传。在课堂上借助央视的《经典咏流传》节目,丰富课堂,吸引学生兴趣的同时,也提醒学生注意古代许多“诗歌”是用于“诵唱”的,由此,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音韵、节奏之美。

    《礼记·乐记》记载:“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诗的起源是与“乐”息息相关的,古代诗歌通常配以奏乐,因此,诗歌极具“音韵”之美。

    听完“和诗以歌”之后,学生积极举手,尝试“诵读”出《观沧海》诗歌的节奏后,更有同学对“经典咏流传”中《观沧海》的唱法提出质疑,认为可以有更好的表现诗歌节奏的方式。面对这一上课时学生生成的问题,笔者决定在学习完四首诗歌之后,特设“古诗诵唱大赛”,鼓励学生拿出“十八般武艺”将“诗歌”诵唱出来,如此,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进一步被推高,甚至课堂上会下意识注意不同诗歌的音韵节奏。

    总结与反思

    现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学生周围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学习材料”,如此,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体”的作用,但“学习材料”参差不齐,也造成了部分学生在“学习信息茧房”中找不到出路,一些同学被局限在部分劣质的“材料”中苦苦挣扎,以为语文学习就是“死记硬背”。因此,需要发挥语文老师“教”的引导作用,为学生辨别出优质“学习材料”,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借助多重补充材料增浓语文课堂的“文化”味儿,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