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成长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2年12月0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求同存异 是人际交流的最大公约数

    世界杯正如火如荼进行着,在这场体育狂欢中,32支国家队为全球球迷奉上了一场饕餮盛宴。

    作为球迷,观众们多数首选支持自己国家的球队。自己国家队没有进入世界杯的球迷们,也会因为自己对球员的喜欢,选择支持不同球队。于是,看球的同时,大家的心情便随球队的成绩或球星的发挥,有了分别心。正是因为这样的分别心,有人对他国言语侮辱,有朋友之间拌嘴,还有亲密伴侣为此吵架甚至不欢而散。

    其实,不单单是足球比赛,我们在网络上,经常能看到“观点不同”的争执,因为喜欢的明星不一样,因为对某件事情的看法不一样,就相互攻击。在学生群体中,有人会因为自己喜欢的明星被好友攻击而选择绝交,有人会因为好友和自己一时感兴趣的漫画不一样而致疏离,班级里也总有小团体之间相互攻击对方来彰显自己。当然,成人的社会也会有,我们都渴望所谓的兴趣相投或者志同道合,同时倾向于排除异己,成人世界的宗教冲突、文化冲突比学生更甚。

    为什么求同存异这么难?我来和大家聊聊。

    主讲人

    宁波市兴宁中学

    孙少英

    求同存异,曾帮助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

    还记得新中国刚成立的那段历史吗?因为我们是少数的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主宰的西方世界戴着有色眼镜看我们,以致我们一再被各种国际组织和活动排斥。

    于是,新中国成立的第六个年头——1955年,在万隆举行的第一次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总理代表国家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自此打开了国家外交的新局面,让中国真正走向了国际舞台。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何况是人?因为是不同的个体,必然有“异”,也因为“异”的存在,所以确保了世界的多元丰富。但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国与国之间也总有一些共同之处,比如我们都热爱运动、用艺术传达共通的情感等。我们也总会存在一些共同的利益,某些共同的利益甚至是“异”存在的更好保障——比如人类共同家园地球的呵护,因此,带着“异”的我们也必将需要求“同”。

    求同存异,是彼此间的相互尊重

    《易经》之睽卦即异卦,是下下卦,就是因为相异而不能存异,导致个人、关系,或者事情等陷入困境。

    我们智慧的先人提出要想解决此困境,就需要异中求同。孔子在两千多年前也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平凡如我们,能成为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君子吗?

    当然可以。我们只需要学会去看到自己,看到他人,看到大同。

    首先是看到自己——自己的思维行为模式,自己当下的感受和需求。

    当我们看到一个人、一件事的时候,可以反观一下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是怎样的,然后思考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和想法。

    比如苏东坡和法印和尚的故事,苏东坡看到圆印在打坐,打趣道“你看起来就像一坨屎”,佛印却微笑回语“你在我眼里就像一尊佛”。苏东坡反思发现,因为那一刻他自己带着打趣人的心思,内在的那个自己才着实像一坨屎;而打坐的佛印,内在的状态就是佛陀。世间万事万物都易加上个人的主观因素,看清自己,有利于保持自己的“异”,保持世界的多元丰富,而不会让个人因为他人的评价和劝说而轻易改变自己。同时,看到自己,也有利于更好地看到他人和自己的不一样。

    其次要看到他人的不一样,允许他人和自己的想法、感受、行为等不一样,方能真正地做到尊重,方能求同存异。

    我遇到过小团体分化严重的班级,有两个女生团体相互指责,一方说对方心机,另一方则指责这一方自私。每每面临班级活动,双方都会相互拆台,一方挑剔对方会做人会讨好老师就让对方多承担事务和责任,另一方则指责她们冷漠自私不管班级事情,如此导致班级活动难以顺利开展。

    其实被称为“心机”的一方,多是内敛细腻有点敏感的女孩,她们遇事考虑更多;而被指责“自私”的一方,则是大大咧咧有点小任性的女孩子,遇事喜欢直来直去。后来,老师引导她们看到自己的思维行为模式,进而看到对方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再探索和对方互动的合适方式,双方虽然依然不能成为好友,但是可以友好相处,齐心协力于班级建设。班级好是她们心底共同的渴望,双方可以保留自己的“异”,更要看到和对方的同。

    同,其实无处不在。两个小团体的同为班集体,朋友间的同为友情,夫妻之间的同为和谐,民族之间的同为国家安定,国家之间的同,则为世界和平人类发展。

    我们再来看苏东坡和王安石,他们为政期间,一直是政敌,但是放下不同的为政观念,他们都深知彼此为国为民的赤诚。我经常遇到女生因为一段时间和好友看的漫画、追的星不一样,便觉得无话可聊而致关系疏离;或者男生之间因为你喜欢足球我喜欢羽毛球,分道扬镳。于是,我给学生上课时设计了一个活动——寻找跟自己具备同样志趣的人,学生们总会发现他们的共同点其实很多。既然你喜欢的是我不喜欢的,那我们就一起谈我们都喜欢的话题,或者做都喜欢的事情吧。苏东坡和王安石在退隐政坛后,还彼此成了惺惺相惜的好友,一起登山旅游,一起喝酒写诗,一起谈佛论道。

    孔子在探讨人生发展阶段时,提出“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愈炬。”如果我们能够在少时学着看到自己的“异”,做自己,不用等到六十,我们就再不会因为别人说了什么而心生嫌隙。同样是近期的世界杯主题小视频,我数次看到交错拥挤在一起的两拨观众,一拨为自己支持的球队获胜开心地笑着,一拨却为自己支持的球队失败而沮丧着。但是在这样共同的时空下,“你开心你的,我伤心我的”,竟是如此和谐。如此,也是求同存异的至高境界吧。

    21世纪,我们梦想“和而不同”的和谐世界。虽然你的世界和我的世界都不太一样,但是“和”的世界才是让你我世界各自精彩的重要保障。要想和,必然还得求同,那就让我们一起为更好的你我关系、更好的社会发展、更好的未来、更好的世界一起努力吧。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