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2年12月0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数持续攀升 考研者正奋力冲刺

“考研热”背后 该有怎样的“冷思考”?

自习的学生。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2022年12月24日至26日举行。不到半个月,考研学子即将奔赴他们的“战场”!记者从在甬各本科高校了解到,今年研考考生数将再创历史新高!

    在“考研热”的背景下,学子们有着怎样的奋斗故事?让我们走进这个群体,聆听他们的故事。为何“考研热”不断升温?“考研热”背后又有怎样的“冷思考”?也听听专家的分析和建议。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李臻 王冬晓 摄影 张培坚

    通讯员 宋超 游玉增 卢帆

    大数据

    考研人数年年攀升

    考研很“热”,“热”到什么程度?虽然官方尚未公布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人数,但初步预估,2023年考生人数预计达500余万人。

    回溯过去几年,考研人数年年在攀升。此前,2022年考研报考人数457万,2021年考研报考人数377万名,2020年为341万名,2019年为290万名,而2018年这一数字仅为238万人。

    记者采访获悉,在甬本科高校的相关数据印证了“考研热”这一现象。

    据了解,宁波大学2023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3667人(含推荐免试生、“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联合培养计划等),其中全日制3116人、非全日制551人。目前,学校还未公布一志愿报考宁波大学的人数。不过,去年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志愿报考宁波大学研究生的人数达18300余人,较2021年增加34%,预计第一志愿报考2023年宁大研究生的人数不会少。

    此外,记者也从宁波大学部分学院了解到,超过50%的应届本科生考研,部分学院的报考比例达70%。不仅在宁波大学,其他在甬本科高校也是如此。宁波工程学院报考2023届研究生1840余名,占2023届毕业生人数的51%。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报考2023届研究生的学生有123人,考研率接近70%。浙江万里学院今年报考人数为2169人,比去年增加270余人,占毕业生人数近40%。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考研参考人数为1240余名,考研率31%,比去年超300人。

    为了让考研学子安心备战,多所学校采取各种措施助力学生,各校专门开设了“考研自习室”,还有学校发放“爱心加油包”等,为学子学习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设立“浙江朗华”升学奖学金,连续5年举办“院长午餐”优质升学学子交流会,并结合学生的报考方向开展专业课辅导,复试调剂指导等。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以制作祝福书签、许愿礼盒、祝福明信片、祝福对联等考研加油大礼包的方式,开展了以“研途追梦,科院挺你”为主题的考研送温暖活动。

    备考现场

    有人每天图书馆学习12小时

    12月7日上午,记者来到宁波大学真诚图书馆。自修室、大厅里、沙发上,随处可见专心备考的学生们。他们或站或坐,或是潜心背诵知识要点,或是刷题观看讲解视频……从他们专注的神色和背影中,能感觉到“考研临近,此刻正奋力冲刺”!

    皮肤白净、笑起来有着月牙眼的叶鸿是宁波大学法学院大四女生。从今年3月开始备考到如今,春夏倏忽而去,转眼就到年末,算起来备考了9个月。“我把法考和考研放在一起,9个月准备两场大考。好消息是法考的客观题通过了,接下来就是全力备战考研。”叶鸿报考了本校法学专硕的研究生,看起来难度不大,但竞争不算小。“我们法学院的研究生竞争很激烈,就算是报考本校本专业的,我也不敢松懈。”叶鸿说,最后阶段她一定会咬紧牙关挺过去。

    和叶鸿一起备战考研的还有法学专业大四学生李思杨,她报考四川大学法学学硕的研究生。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的区别是,前者注重实操,后者注重理论研究。到了冲刺阶段,李思杨要加深对法理法条的记忆。每天六七点钟起床,背上十多公斤的双肩包,拎上一个装有围巾、手套、纸巾和水杯的环保袋,开始每天12个小时的图书馆考研生活。

    “这书包里装的都是考研的书,一本这么厚,像砖头,装个五六本,就有十多斤重。”李思杨说,早上八点不到,她就等在图书馆外,为的是抢占一个有利位置,既能小声背诵,又不影响他人,还要偏僻得不被人打扰。她选定的位置是一楼大厅楼梯口后面的沙发,除了吃饭,她一直学到晚上十点。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