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山海牵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2年12月0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凉山学生在“第二课堂”焕发活力

彝族学生参加有点蓝社团爱心义卖活动。通讯员供图

    “以前在社团课上听老师介绍过十里红妆,没想到这次能够亲身参与其中,登上这么大的舞台。”16岁的苦日博说。

    2022年8月底,苦日博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出发,飞越两千多公里,来到镇海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成为汽车营销专业的一名学生。令他没想到的是,如今,作为学校舞龙社的一员,他随队登上了浙江省全民艺术节的舞台。他和同学们一起表演的舞蹈《水上十里红妆·行嫁》获得广泛好评,并在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直播。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王伟

    通讯员 王柯玮

    超八成凉山学生加入社团

    回忆这次演出经历,苦日博有许多感触:“这里的风俗虽然和我们凉山差别很大,但是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

    开学以后,在学校社团招新活动中,舞龙社吸引了苦日博的目光。九彩祥龙昂首挺立,俯冲穿行,腾飞翻滚,看完同学们的精彩表演,苦日博决定加入。

    积极加入学生社团,是很多凉山学生不约而同作出的选择。21港机(机器人)班白格发的偶像是彝族歌手海来阿木,现在他是音乐社的新成员。“这里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彝族歌曲大家都很喜欢,明年我们想组个乐队。”最近,白格发和另外两位彝族小伙伴一起搭档,过五关斩六将入围了校园十佳歌手的决赛。

    学校旅游专业的殷再琴同学喜欢动手,有点蓝手工艺合作社是她心仪的目标。经过大半年学习,她已经初步掌握了刺绣技艺,今年还参加了镇海区“山海情深·共筑微爱心”主题公益集市,用直播带货的形式销售自己做出来的手工艺品,共筹得善款1500余元。在镇海职教中心的校园中,共有40多个这样的学生社团,在新一轮的社团招新中,凉山彝族同学加入学生社团的比例超过了80%。

    以多彩社团活动 丰富“第二课堂”

    除了加入现有学生社团,学校还鼓励凉山学生积极创设新社团。今年5月,在同学们的提议下,学校与锦绣社区合作成立“金小阳”文明青骑队。青骑队队员以凉山学生为主,他们利用业余时间走访镇海本地的历史文化景观,开展垃圾分类、护绿行动、邻舍互助等志愿服务活动。“我们成立这支队伍的初衷是做文明城市创建的见证者和宣传者。我们不仅仅是走访和志愿服务,我们还在拍摄短视频,今后我们要把文明的理念带回凉山。”骑行队队长黑么成干介绍道。

    如今回忆起刚来宁波时的情景,黑么成干记忆犹新,地域、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差异给她带来了不少烦恼。不过随着一次次实践活动的开展,她对宁波的归属感一天比一天强,现在还学会了好几句宁波话。除了融入宁波,他们也让宁波的同学进一步了解彝族文化。

    一年多以来,凉山的学生在悄然发生变化。他们融入新集体,慢慢爱上了宁波这个第二故乡。未来,学校将继续依托品牌项目,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引导凉山的孩子服务社会,德技双修,给凉山孩子建立个性化发展档案,贯彻“让每一个生命幸福成长”的教育理念,为凉山孩子们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