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吕海龙在上英语课。 记者 钟婷婷 摄 |
 |
人物介绍 吕海龙 52岁 宁海县黄坛中学 英语老师、班主任 县级德育工作者 推荐理由 吕海龙1989年从师范毕业后,到山区学校(山岙、桑洲、西溪等地)任教多年,1998年调到黄坛中学。他在乡村学校教书育人三十三载,跟孩子和村民融成一片。他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还克服重重困难,为学生铺路,让学生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
12月的宁波,寒潮来袭,阴雨不断,但这些都挡不住吕海龙家访的脚步。 作为宁海县黄坛中学901班的班主任,周末家访是吕海龙坚持了很多年的习惯。他一直认为,家访是家校共育的重要纽带。不管是夏天时顶着高温,还是寒冬时冒着风雪,吕海龙始终怀揣着满满的期待,叩开一扇扇学生家门……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钟婷婷 风雨无阻 连续五年周末家访 12月4日傍晚,吕海龙吃过晚饭出门,准备去20公里外的葛佳乐家里家访。路上下着雨,比较堵,吕海龙开着车缓慢前行,大约开了40多分钟。 “我连续五年都是带毕业班的,每年等分班通知下来,基本上都是八月底了,所以暑假基本没有时间家访。但想要了解孩子们在学校种种情况背后的原因,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家访。所以每年带毕业班,我都会利用周末时间去家访,但也不是每周末,有时候学生家长要加班没约上,有时候是我有事没空去。开学时,我就跟同学们说,我会在毕业前把每一个学生家都走遍。”吕海龙说。 “这里都是胡同路,晚上不好找,吕老师辛苦了啊。”大约六点半,是吕海龙和家长约好的时间。此时,葛佳乐和他的妈妈已经撑着雨伞在路口等着了。为了离学校近一点,葛佳乐一家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 葛佳乐有个已经读大三的姐姐,巧的是,之前也是吕海龙的学生。“你们家姐弟俩完全不一样啊,姐姐文科好,弟弟却不太喜欢文科,有点偏科啊。这次来主要就是想跟你们聊聊偏科的问题。这次月考的成绩下降了5名。要是能再努力点,肯定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一进屋子,吕海龙这样说道。在吕海龙眼中,葛佳乐是个聪明的孩子,反应迅速,就是不肯花时间在文科上,稍有进步就骄傲。家访中,吕海龙肯定了葛佳乐的优点,并鼓励他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建议他睡前每周一三五看语文,二四六记背英语,坚持一个月,在下一次考试中检验学习效果。 葛佳乐的妈妈除了介绍孩子的近况外,也向老师提出了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与困惑。葛佳乐妈妈说:“吕老师真的很好,时时刻刻关心孩子的事,很了解学生。现在青春期了,孩子很叛逆,我跟他说点什么,他总要跟我吵,但是跟吕老师交流时却总是和和气气的。我的两个孩子能成为吕老师的学生,很幸运啊!” 大约半小时的谈话,吕海龙结束了家访。“本来还约了另一户学生家,但是孩子感冒了,改下周再去了。黄坛中学有近一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经济条件没那么好,他们父母经常在周末加班,住的大多是出租房。我基本上都是吃过晚饭后去家访的,这个时间段家长好约。每次人数不一定,天气冷的时候,每次最多约三个,天气好的时候可以约四五个。”吕海龙说。 家访日记 成了他育人的宝贵资料 葛佳乐算是班里不太需要操心的孩子,所以家访的时间排得比较后面。吕海龙说:“初三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在开学前,我会先跟上一届班主任了解下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然后先去这些学生家家访。”吕海龙一直认为,对于一名班主任而言,家访是一项有意义有温度的工作。而且,他经常做一些家访日记,记者在他的笔记本上看到了这样几段记录: “好不容易联系到马一鸣的爸爸,闲聊之后,慢慢进入主题,究其原因,原来是孩子换了一个环境后有点不适应,再加上周边都是学习尖子,她有了不少压力,情绪变得有点暴躁。初步定好了回访时间,期末考试前再去一次。” “吕秉谦这个孩子父母都在厂里上班,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基本上就没管过孩子的生活起居,有时候父母要加班,晚饭自己准备。他们对孩子的学业了解得少,也没有要求。我委婉而略带严厉的语气批评了他们,详细地要求他们在接下来的日子怎么教育和照顾孩子。幸好,他们都能接受。” “小军看起来文文静静的,任课老师多次反映上课在打瞌睡。家访后才知道,他爸爸晚上要上班。跟孩子推心置腹地谈话后,孩子也坦白了晚上在玩游戏,而且偷偷摸摸买了一个二手的手机。对于他的父亲,我的建议是尽可能地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多陪陪孩子,让孩子健康平稳地度过中考。” 这样的家访日记还有很多。 有些学生家庭环境复杂,或者父母没有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家访时,吕海龙可以零距离看到整个家庭的陈设布局,家长和孩子对话的方式,家人之间相处时的氛围,这些看似与孩子在校学习不相关的内容,都成为了吕海龙今后引导孩子成长和引领家庭教育的珍贵资料。 比如,知道小军经常在晚上玩游戏后,吕海龙征得孩子同意,暂时保管了他的手机。经过不懈努力,小军达到了自己的目标,顺利考入高中,现在成绩名列班级前茅。 知道文科是吕秉谦的弱项,家访回来,了解了孩子的家庭情况后,吕海龙及时和语文老师、社会老师联系,让他们尽可能地帮助他走出困境。此外,知道吕秉谦经常不吃早饭后,吕海龙在办公室抽屉里准备了蛋糕、面包等,以备不时之需。这个习惯也一直保留到现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吕秉谦最终考进了宁海中学。 曾经,班上一位徐姓同学家境困难,吕海龙在他上大学时送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并亲自开车送他到车站,勉励他继续努力求学。“很多孩子的家境不是很好,我不知道孩子能不能深刻体会到父母的艰辛,我只能尽力帮助他们,让他们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吕海龙说。 像个长辈 他对同事的关怀无微不至 从1998年调到黄坛中学教书后,吕海龙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不仅是学生心中的好老师,也是青年教师口中的好榜样。 在担任九年级年级组长5年的时间里,他每天早早赶到学校,先把办公室打扫干净,给同事们一个舒适的环境。每逢教师节、妇女节,都会为同事们精心准备礼物。 90后林依婷老师说:“我是住学校宿舍的,每天我还在刷牙的时候,就在窗口看到吕老师到学校了。我第一次教九年级时,是吕老师带我的。冬天的时候,他会给我们做热乎乎的银耳汤,会给我们带早饭。有他在的办公室,就让人感觉很温暖。他就像个长辈,总是无微不至地关怀身边的同事。” 为了挖掘、宣传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来自基层一线的“四有”好教师,本报开设了《点赞好老师》专栏。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四有”好教师,请家委会赶紧给我们发推荐信吧。 征集邮箱:xiandaijinbao@qq.com(标题上请备注“征集好教师、学校名称”字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