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左到右依次为吕新辉、何佳泽、吴锡植、励姜、王家忠五位嘉宾。 记者 张培坚 摄 |
高中选科“随大流”,中考、高考填志愿“凭感觉”,最后懊恼地感叹“考得好不如选得好”,你是这样的学生或家长吗? 12月16日晚播出的《班主任茶座》聚焦了家庭教育中常常缺失的一个“痛点”——孩子的生涯规划。“生涯规划什么时候开始做比较好?越早越好!”“孩子小的时候,做生涯规划可以多一点‘诗和远方’,长大了,生涯规划可以务实一点。”“生涯规划不仅是一种手段、一种目的,更是一种能力。”“‘7选3’应该怎么选?”……五位嘉宾不仅金句迭出,也分享了如何对孩子开展生涯规划的实用高招。 很多家长为当晚的“男团嘉宾”点赞,称“学到很多”。当天的收视人次逾10 万,点赞量超过4万。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俞素梅 通讯员 傅卫平 本期嘉宾 吕新辉 慈溪实验中学教师 宁波市名班主任 吴锡植 慈溪中学教师 宁波市骨干班主任 励姜 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高级教师 宁波市骨干班主任 何佳泽 北京工业大学大四学生 王家忠 宁波教育学院教授 生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高一“7选3”怎么选? 孩子上普高后,马上面临“7选3”的选科问题,如何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这7门科目中选择3门参加高考,很多学生和家长会有种种纠结。茶座上,吴锡植老师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 “做好选科非常重要。因为,从短期看,选科关系到学业成绩;中期看,关系到高考志愿填报;长期看,跟孩子的职业生涯息息相关。”吴锡植认为,如何选科,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首先,学生需要有一个清晰的自我认知。比如,要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和人格特点,还要知道自己的学科优势、学习能力等。“如果对这些不了解,选科就会遇到困难,学校里有班主任引导学生加强自我认知,在家里,家长平时可以有意识地和孩子多交流这方面的内容,既能帮孩子全面了解自己,也能让家长更了解孩子。” 其次,要了解专业和选考科目之间的关系。“7选3,会有35种组合。不同的选科组合,能报考大学里的哪些专业?比如热门的计算机专业,必须要选择哪些科目?了解大学的学科门类与专业、明确选考科目与大学专业的关系,是选科的重要前提。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上,有全国高校招生专业对选考科目的要求,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查阅。” 第三,让孩子多了解各类职业信息。“如果孩子对未来职业的选择比较迷茫,很大原因是不了解那些职业是干什么的,这也会影响选科。因此,家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找不同职业的亲戚、朋友与孩子进行面对面交流,或者让孩子去体验一下某个职业,这都有助于孩子对某个的职业了解。” 吴锡植特别提醒家长朋友,选科不要“唯分数论”,要结合孩子的兴趣爱好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选择。 生涯规划应该“以终为始” 无论是“7选3”,还是参加“三位一体”招生、高考志愿填报,以及初三学生的中考志愿填报等,说到底,都关乎孩子的生涯规划。有家长说“学得好不如选得好”,虽然略显夸张,却也说明了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生涯规划什么时候开始比较好?王家忠教授的建议是:越早越好。高中做生涯规划已经晚了,初中甚至小学就可以开始做生涯规划。他提出了“全生涯”规划的理念,“大家可能以为生涯规划是一种手段、一种目的,其实,生涯规划是一种能力,应该从小引导和培养。有的家长有‘近视’现象,小学的目标归小学,初中归初中,其实应该采取‘以终为始’策略,从早做起,建立远景目标,再以长远的目标来指导短期的目标设置,实现前后一贯的持续努力。” 如何从小引导孩子做生涯规划,嘉宾们也分享了具体做法。励姜老师建议,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可以务虚一点,可以多一些“诗和远方”,比如,陪孩子一起参观博物馆,去剧院看演出,参加志愿活动等,让孩子去认识、去尝试、去感受、去体会;随着孩子的认识能力越来越强,家长可以务实一点,“我个人认为,到初中阶段,家长应该对孩子的生涯规划有明确的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孩子的成长是需要家、校、社多方共育的,而家长应该成为孩子生涯规划上的启蒙导师。” 确实,生涯规划是家庭教育中曾经重视、后来忽视的一个痛点。吕新辉老师说,“双减”后,学校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但仅仅依靠学校组织几次活动还不够,建议家长朋友也能利用节假日让孩子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两三次可能没有效果,但长期坚持会让孩子深入认识某些职业,面临升学、选科、填志愿等方面的选择时,就会更加理性。” 生涯规划 可多些家国情怀 当天的茶座上,来了一位“现身说法”的大学生何佳泽,他是北京工业大学大四学生,现已保研至清华大学直博。他也给学弟学妹们分享了自己对生涯规划的做法。 “初中阶段,我的重心也在学业上,但假期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这可以看作是早期的生涯规划,因为从中我认识到了自己擅长的学科是什么,自己与人沟通的能力如何。”上高中后,何同学发现自己对建筑设计感兴趣,“7选3”时他选了物理、化学与技术,因为建筑的结构设计需要扎实的力学基础、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对建筑材料性能的精准把握,这三点在物、化、技中均有所涉及。“高中阶段,生涯规划的要求更高了。如今,我在庆幸自己因为提早规划而受益的同时,又有了一些新的感悟。”何佳泽说,自己的本科专业是土木工程,今年在学习《砌体设计》和《抗震设计》两门课程期间,发生了两件事,“4月,湖南长沙一自建房因为违规加盖而导致坍塌,造成54人遇难;9月,四川泸定发生6.8级地震,造成88人遇难,11万人受灾。我相信每一个土木工程专业的同学,在获知消息后都会有恻隐之心,都会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何佳泽认为,在中学阶段,生涯规划更多是出于兴趣与需求,往往很少提及责任。事实上,兴趣不一定能持久,唯有强烈的责任才能有强大的动力。“所以,责任意识也是生涯规划培养进程中的一部分。” 何同学的说法和王家忠教授倡导的“全生涯”规划理念中的“全人格”融合发展论不谋而合,“当下很多家长把生涯规划当作是找工作的单一手段,其实,生涯规划有个重要价值——培养人格,也就是说,做生涯规划要提高格局,跳出小我的范围和职业领域限制,多些家国情怀,这样才能走得更远,发现更好的自我。” 栏目简介 《班主任茶座》秉着立德树人、协同育人的宗旨,由宁波市教育局、宁波教育学院主办,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市班主任专业发展指导中心联合《现代金报·宁波教育》一起承办,旨在借宁波众多优秀班主任的教学经验,给广大家长提供有益的育儿指导。 本期《班主任茶座》由慈溪市教育局、慈溪市德育研究发展院协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