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2年12月2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阳性持续增多 高考日益逼近

备战首考 高三师生同舟共济

▲慈湖中学的“线上自习室”。
▼线上学习前一天,慈湖中学的冯老师给班上每位同学发了一瓶定制版可乐。
鄞州中学高三年级仍坚持线下教学。学校供图

    “要不是因为孩子上高三,马上面临首考,我又怎么会得‘幻阳症’呢?不是怕‘阳’,也不是怕今天‘阳’,若是躲不过,我只盼能在孩子顺利首考以后再阳!”朋友圈里,高三家长的心情让人感同身受。

    浙江省高考首考将于2023年1月6日-8日举行,除了语文和数学,高三的同学将参加英语和7选3科目的选考,即首次高考。在疫情高峰逐渐逼近的当下,这一届高三师生的状态如何了?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王伟

    多数高三生转线上学习

    本周一开始,宁波二中高三年级转线上教学。“发热的老师和学生陆续增多,有的持续发烧到39℃以上。”二中教务处副主任屠建波介绍,老师们只要病情不太严重的,都尽量正常线上教学,确实严重的,由其他老师代一下班,如果出现一门学科几位老师同时“中招”且症状较严重的情况,学校会利用视频资源,让学生们自主复习。对“阳”了的学生,屠老师建议,症状较严重的学生先养好身体更重要,否则,后面即使想要发力,如果身体状况跟不上,也很麻烦。

    宁波三中线上教学开始得略早一点。因为陆续检测出阳性学生,上周四,宁波三中的高三年级转为线上教学。本周一,除了阳性和密接人员外,其余师生正常返校,继续线下教学。但是随后的核酸检测结果不容乐观,本周三开始,学校再次开启线上模式。

    类似的情况在各校先后发生,记者了解到,目前多数高中都开启了线上教学模式,年段涵盖高一到高三,仅有少数高中还在坚持高三年级的线下教学。

    宁波三中高三年级组长、化学特级教师童怀多告诉记者,确诊和有症状的老师不少,但这段时间来,大家能坚持的都坚持正常线上教学,症状严重的老师会休息一两天,但也都会给学生布置好学习任务。阳性的同学症状轻重不一,轻症的主动按课表线上学习,严重一点的休息一阵以后,继续投入学习中。因为是高考前的总复习阶段,课上以讲评各类综合性试题为主。以童老师自己的化学课为例,他会把试卷和答案发给大家,同学们做过以后,自己核对答案,老师做重点讲评,学生有不懂的可以问老师,或者同学之间相互讨论。

    线上的教学安排与线下并无不同,课表都是平时的课表,但是对于同学们来说,在家的学习氛围与在学校还是有所不同,老师和家长们尤其担心平时就不太自律的孩子。

    童老师还有一个身份,他也是一位高三学生的家长。本周一核酸检测,他和女儿都出现了混管阳,幸好之后单管检测为阴性,目前,女儿在家上网课。作为一名高考生家长,童老师也如大多数家长一样,面对接下来一段时间的不确定性,只希望考试前一切顺利。

    从有点慌乱到变得坚定的学生们

    “首考将至,突如其来的疫情打断了原本有序的校内学习生活。侥幸暂时逃过病毒的感染,回到教室的我们却发现身旁伙伴空荡荡的座椅。全员口罩,单人单桌,间隔交流……心里也有恐惧,自己是否会成为下一例阳性?但,庆幸的是,课堂依旧有序,作息依旧规律,笔尖依旧不停。不必焦虑被感染,因为我们已落实校内防疫措施;不必担忧变阳性,更因为由阳性转阴性迅速归来的同伴,已向我们证明:新冠阻挡不了一颗首考必胜的心。”这是鄞州中学高三章同学这几天的心理变化。

    另外一个班级的卢同学则是学校较早检测出阳性的同学之一。他说:“最初,发现自己有症状时我还是抱有侥幸心理,想着应该是普通的感冒流感吧。我相信任何一个高三的同学看着教室里的倒计时都会祈祷自己不会中招,但事实就是它不留情面地砸到了我身上。周日的晚上发烧到了39℃多……在床上摊着,跟病友交流病情,看着家族群里七大姑八大姨的关心,还有老师的那句‘现在得,考试的时候安心’,心里其实还挺踏实。所以我要说的是‘阳’了其实没那么可怕,缺的那几天没了也罢,重要的是冲回去的信念不变。”

    鄞州中学是还在坚持高三线下教学的学校之一。高三年段负责老师陈科伟介绍,没有“阳”的老师们,在学校里上好每一堂课,认真解答每个学生问题,他们用身体力行的陪伴成为特殊时期学生坚强的后盾和温暖的港湾。也有“阳”的老师和同学,严重的休息一两天,这个时候,其他老师会尽可能补位,采取合并上课等方式,症状缓解了的老师,在家里通过线上平台给同学们上课,有症状的学生居家网课或者休息,阴性的学生在教室里上课。

    同学们的心态从一开始的带点慌乱,担心准备了这么久却不能以最佳状态参加首考,到如今慢慢平静下来。

    22日中午,鄞州中学校长王仕杰给高三的同学们做了一次讲话,他和大家说:你们的经历全省其他学校的高三同学也经历了,在困难面前,抱怨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冷静面对,做好合理规划,做足心理准备,才是有效和积极的应对。

    他给了大家几点建议。一是管理好身体,每个人是自己身体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二是管理好心情,调整好自己的心理,考试考的是心态,心态好了,一切皆有可能。三是管理好备考,尽量做到早思考、早准备,做到临场不乱。

    不一样的高三

    不一样的小感动

    冯亮是慈湖中学的高三班主任,周二到周四,短短三天的线上时间,她却感受到了特殊时期特别的感动,与特别的教育生态。

    这几天,陆陆续续有几位同学网课时向冯老师请假,但是,透过屏幕上的文字,她能感受得到同学们的纠结和有点不好意思的状态。比如有同学说,“老师,我实在有点难受,请一会儿假,好受一点了再来”,也有同学问,“老师,我现在身体有点不舒服,第一节课可以休息下吗?第二节课我会来上自习的”……

    晚上,为了保持班级的学习氛围,冯老师倡议身体没问题的同学一起进入腾讯会议室,开启晚自习模式。当一个个头像亮起来的时候,冯老师内心百味杂陈,更多的还是对同学们高考前学习状态的感动。

    冯老师还与记者分享了这几天班上的几个故事,这些都是疫情当下真实的写照。

    一名家住北仑的男生,此前的北仑两轮疫情下,他被关在家里过一次,也因为回不去周末借住在同学家里过。这一次,班上另一名男生因为家长阳性不方便回家的时候,这名同学在征得家长同意后,主动邀请同学一起去他家生活、学习。但没两天,两人以及家人都出现了症状。“北仑男生的妈妈跟我联系,说会照顾好两个孩子的,听上去状态轻松,没有一点抱怨,这让我觉得我们班级真是一个非常友爱的班级。”

    令冯老师感动的,还有班上的劳动委员。前天晚上的晚自修,他向冯老师请假,原因是要陪出现症状的母亲去医院看病、测核酸,因为父亲在工作,母亲有基础疾病,已经高三的儿子放心不下母亲,承担起了男子汉的责任。后来,母亲确诊阳性,儿子也出现了一定的症状,但一家人的关系特别温暖。

    “这一届学生真的不容易,老师也不容易,但不管结果如何,我觉得现在这样还是挺温暖、挺励志的。”冯老师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