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点赞好老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2年12月2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长从忧心忡忡到很放心
她只用了一年时间

人物介绍
张兆飞
华师大宁波艺术实验学校小学教师
宁波市鄞州区优秀班主任
推荐理由
她在三尺讲台挥洒自如,一撇一捺潇潇洒洒,一诗一句韵味迭起;她在体育赛场意气昂扬,时为教练一声令下,时为对手你追我赶;她在学生中间魅力四射,是不怒而威的张老师,也是干练爽朗的“张大妈”。她用丰富的教学经验、认真的教学态度、举重若轻的教学方式、阳光爽直的性格,影响和引导着每一个孩子,也赢得了家长们的尊敬和爱戴。
张兆飞和学生们在一起。

    “这都四年级了,现在换班主任,会不会让我们班本来就不怎么稳定的学习氛围更差了呀”“马上进入小学高年段了,孩子们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做家长的也不知道怎么帮,真是担心啊”……一年前,在家长们的疑惑和担忧中,张兆飞担任了华师大宁波艺术实验学校404班的班主任。

    如今,一年多过去,原本忧心忡忡的家长们再也没了担忧,他们打心底里感慨:把孩子交给张兆飞老师,“很放心!”

    这份释然有迹可循:班级里的学习氛围变浓厚了,孩子们非但没有因为进入高年段而不知所措,反而更有了冲劲,也越来越自信;自我管理能力变强了,学习内驱力不断提升;变得更爱运动了,甚至连每餐光盘的孩子也多了起来;班级整体成绩也顺理成章地不断提升。不论是家长,还是孩子,他们都认为,带来这一切改变的,就是那个在担忧和期许中走向他们的张兆飞老师。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陈嫣然

    一张小表格,起到大作用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四年级的孩子正处于儿童的后期阶段,玩的天性开始消退,相反,大脑的抑制能力开始加强,自尊感也加强。这个时候,如果合理引导,正是建立良好的自我学习习惯的好时期。那么,自我管理能力该如何建立起来呢?

    张兆飞从作业入手,设计了一种名为“作业记录卡”的表格,让学生贴在书本或者作业本上,表格中是与课程进度高度配套的关键考核点,什么课文该背什么内容了,孩子的完成情况,注意事项,都可以通过这张小小的“作业记录卡”来记录。别看这么一张小小的表格,却展现出了大大的能量。

    “老师们都知道,孩子们交作业总有各种各样的情况,有要补交的、有批改后下发修改的、有忘交的,每天光是统计作业完成情况就会占去老师不少时间,而有了‘作业记录卡’,不用等收齐所有孩子的作业,动作快的,已经完成的,先收一批,批改时全对的,封面上的表格里这课对应的格子里写上‘优’。作业有错误的,评个5星至2星不等的星级,发回孩子去订正。订正后给老师批复,订正对了在封面的星级上画个圈。因此一看封面就可以知道这一课过关了与否,一目了然了。”张兆飞介绍,剩下没交的也没事,自己在教室里走一圈就解决了:只要封面上的表格看一下有没有批复就可以了。

    这么一来,老师的效率高了,家长也受益了。有家长表示,没有“作业记录卡”的时候,家长往往是等到单元考试或期中、期末考试后通过成绩来了解孩子的学习掌握情况,但在成绩面前,学生总有掌握得好或不好的,总有发挥得好或不好的。这时的沟通就很被动了,也很滞后。而有了“作业记录卡”,家长光是看一眼封面上“优”的数量和星级,就能了解这段时间孩子是进步了还是没跟上学习节奏,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习状态,这样,家长也可以最大程度配合学校教学,形成家校合力。

    “对孩子们来说,封面上的作业完成质量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作业完成质量要是下降了,孩子自己就开始反思和检查了。”如此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内驱力,帮助他们实现自我管理,张兆飞很有一手。

    温暖的“张大妈”,走进了每个孩子的心房

    如果说“作业记录卡”是张兆飞的创新之举,那么每一次的错题分析就是她的扎实之策。

    “每次考试后,我都会在最快的时间里,将每个孩子出错的题摘出来,主要出错点在哪里,是什么知识点没掌握导致出错了,进行分析。”错题的摘录和分析是个很费时的活,但张兆飞总不嫌麻烦,她说,老师多做一些,家长就能轻松一些。

    张兆飞的点滴用心远不如此。为了培养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她组织了全班共读精读一本书和自编自演课本剧,以十问十答的形式检验阅读的有效性,以此促进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做到读精读细读透一本书的效果。书读透了,张兆飞就让学生分组、分角色,自拟剧本,自创台词,将课文、名著中的经典桥段搬到教室里,呈现在舞台上,通过台词、肢体表现,让孩子们对作品中的人物、事件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这对于高年级段的学生来说,着实耳目一新,更加激发了对阅读的兴趣。

    “当老师的幸福,是孩子们簇拥着你,叽叽喳喳聊着这一天的趣事。”张兆飞如是说,而她也确实每天都幸福着:同学间有纠纷矛盾了,找张老师;有心事想分享了,找张老师;甚至还有同学努力考第一,就因为可以满足一项心愿:和张老师来一场拳击比赛。这一切,都是张兆飞用爱心和真心换来的,虽然是语文老师,可张兆飞可不是只认“死读书”的老师,她还是个健身达人。

    “学习需要循序渐进,体能训练更需持之以恒。”无论阴晴,504班的锻炼从不间断。张兆飞时而化身教练员,在跑道上指导、鼓劲、掐表,时而化身运动员,羽毛球、跳绳、仰卧起坐、乒乓球,各个项目她都兴致高昂地跟学生比划比划。

    “张老师在我心中是个充满活力的老师,她不但在学校里和我们一起跳操,放学后,她更是骑单车、打拳击,精力充沛又身强体壮。”

    “她就像百科全书,跟她在一起,总能不知不觉学到很多知识”……老师与学生间的距离就这样在一次次关爱中、一次次畅谈中、一次次运动中拉近了,张老师也成了孩子们口中最爱的“张大妈”。

    “一位好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在教授知识,更在于师者本身是一个怎样的人。教学过硬、注重细节、雷厉风行,张兆飞老师是学生学业之路的领路人;灵动爽朗、多才多艺、目标明确,张兆飞老师亦是学生人生之路的启蒙者。”华师大宁波艺术实验学校明州校区504班家委会说,这正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最好注解。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