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直播现场。 |
“垃圾分类人人有责。” “学校关于垃圾分类的课程内容太丰富了!”12月24日上午,全市中小学生参加了垃圾分类线上直播研学活动。在直播中,同学们以留言的方式参与话题讨论,热闹非凡。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林桦 据了解,自宁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来,校园垃圾分类一直走在前列,为宁波生活垃圾分类打下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为让更多人了解宁波的校园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工作的最新开展情况,宁波市分类办、宁波市教育局、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导中心主办了本场线上研学活动,并由海曙区分类办、海曙区教育局、海曙中心小学西校区承办。 宁波市教育局计财处二级调研员马军表示,我市各校一直在积极推进垃圾分类教育工作,让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宁波四中是宁波市垃圾分类示范学校,该校制定了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和垃圾分类奖惩办法;江北实验小学将垃圾分类渗透到假期作业中;宁波鄞州首南第一小学积极推动垃圾分类校本实践,开设垃圾分类课程,编写垃圾分类校本教材,将垃圾分类与常规教育有效融合…… 而学生们的学习方式也越来越丰富多样,从书本上单向获取信息,转向了参与实践活动,得到最鲜活的知识。宁波市海曙中心小学西校区作为全国垃圾分类示范工作重点单位,在直播中分享了正在开展的垃圾分类项目化研学课程。 “垃圾分类的知识对孩子来说有点枯燥,如何让这些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易于接受,这是老师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宁波市海曙中心小学西校区副校长吴锡文说,他们搭建了很多平台,让学生走出去到相关的企业单位去参观、调研、学习,相继开设了《垃圾分类》《低碳——让地球更健康》《厨余堆肥》等项目化研学课程。“每个课程孩子们都要学习整整一个学期。比如厨余堆肥的研学课程,老师带着同学们去请教专家教授,学习先进的堆肥技术,回来后学着把厨余垃圾发酵以后提炼出营养液,去浇灌生态园里的蔬菜,让蔬菜长得更好。” 吴锡文观察到,同学们都非常喜欢这个课程。它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厨余垃圾变成“黑黄金”的奥秘,也激发了他们努力想去实现厨余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的愿望。 “我们怎样才能减少垃圾量?我们怎样才能实现物品的重复利用?”这些都是学生们提出的问题,于是,“循环超市”应运而生。“循环超市就是搭建一个‘物物交换’的平台,将身边的闲置物品进行交换,让‘闲置物’有新去处,实现循环再利用,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 此时弹幕上不断有网友留言:学校有心了、点子真多、环保理念就是要从娃娃抓起……直播在一片点赞声中进入尾声。 据了解,近年来,在市分类办的指导下,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在生态文明建设、制止餐饮浪费和节能减排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编写了具有宁波特色的垃圾分类科普教育系列读本和各具特色的校本教材,涌现出一批市垃圾分类工作示范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