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13日的全市教育年度工作视频会议上,海曙、江北、镇海、北仑等10个区(县、市)和高新区、前湾新区2个功能区的教育系统一把手,介绍了2023年教育工作的重点任务。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王伟 樊莹 通讯员 张土良 罗湘波 海曙 狠抓改革创新,加速资源集聚 海曙区将紧扣“卓越城区打造卓越教育”的目标要求,不断打造“专曙优学”名片。高质量推进“甬有优学”基础教育先行试验区建设,有效发挥海曙中学市区共建共管的机制优势,全面保障海曙中学高品质发展。加速优质资源集聚,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积极探索“优质高中”委托管理的办学新模式,加快引进上海音乐学院在海曙区开办实验学校。深入推进育人方式改革,试点构建小学与初中、初中与普高的学习共同体。 江北 提升“优学江北”品质, 优化全龄层教育公共服务 江北区将深入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提升“优学江北”品质,优化全龄层教育公共服务。建成投用江北外国语学校二期和江北外国语艺术学校二期,推进新普迪学校、慈城新城九年制学校等建设工程,启动洋市配套学校、庄桥天鑫未来社区小学和荪湖配套学校新建工程;新开办3所公办幼儿园,创建高一等级幼儿园4—5所;深入推进托幼一体,新增幼儿园托位300个。推动老年教育进一步植入未来社区、未来乡村,与居家养老中心、文化礼堂等深度融合,并打造一批有特色、高质量的老年大学教学点。启动“鹰燕行动”,加强教育管理人才和教学人才双轨培养。完善“乐学江北”“乐教江北”数字化应用功能,进一步推进教育发展成果全民可及。 镇海 投用一批学校,缓解供需矛盾 面对日益凸显的教育供需矛盾,镇海区将进一步统筹优化教育投入与资源整合,投用明德书院、贵驷小学一期、东港河幼儿园等一批学校幼儿园,新增学位4500个以上。应行久外语实验学校西校区借址提前招生,开工建设临俞规划小学和区中心学校、景和学校迁建工程。继续探索“名校 新校”集团化、一体化办学模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公平共享。为拓宽优秀学生成长和发展通道,抢占人才培育高地,2023年起,镇海将实施学科特长人才培养计划,提升“五大学科”竞赛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