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8版:雏鹰初鸣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3年02月0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团团圆圆就是年

    阵阵爆竹辞旧岁,声声祝贺迎新年。

    相比较其它节日来说,过年是最具有节日气氛的,对于孩子来说,更是难得的开心和快乐的假期。在孩子的眼中,中国年是什么样子的,年味又是藏在哪里呢?

    年味藏在外婆的一碗“豆腐”里,年味藏在我们的“祝福语”里,年味藏在长辈的“压岁钱”里,年味更是藏在我们的“全家福”里,团团圆圆就是年!

    家的记忆,年的味道

    鄞州区宋诏桥小学609班 宣萱(证号2307341) 指导老师 朱立飞

    年味是亲人欢聚一堂的幸福与温暖,是一大桌饭菜飘来的阵阵香味,是看春节联欢晚会的欢笑声,是空气中弥漫的烟花爆竹味。年味就是喜庆团圆的味道。

    记得三年前的春节,我们全家去江苏老家过年,可是因为突发疫情,还没过除夕夜就匆匆赶回来了。今年,大年三十一大早,我们全家就又踏上去江苏老家的行程。

    一路上我充满了期待,想念老家的老爷爷,想念老家的老宅子,也想念老家放烟火的欢乐时刻。经过漫长的车程,我们终于到了老家。

    一下车,老爷爷早就在门口等着我们了,我迫不及待地飞奔过去,拽着老爷爷。老爷爷乐呵呵地看着我说:“孙女都长这么高了。”我拉着老爷爷一起贴春联、挂灯笼,老宅子一下子就有了过年的气氛。

    令人最期待的当然是年夜饭了,这可满足了我这个小馋猫呢。在老爷爷的叫唤声中,大家都围坐在大圆桌旁。瞧,满满的一大桌菜:有牛肉、猪蹄、大肉丸,有寓意年年有余的红烧鱼,也有寓意团团圆圆的汤圆。我们举杯欢庆,酒杯碰撞的声音夹杂着我们的欢声笑语,处处洋溢着过年的气息。吃完丰盛的年夜饭,我和爸爸、老爷爷一起去放烟花,只见烟花飞向夜空,又分散开来,仿佛漫天闪耀的繁星,照亮了大家那颗团圆的心。

    疫情那几年,我们留在城市里,没有烟花,没有畅聊,没有团圆,年味越来越淡。今年的春节,曾经消失的年味似乎又回来了。我只想说:回家真好,年味十足。

    春节的味道

    鄞州区云龙镇王笙舲小学403班

    陈昊然(证号2305682)

    指导老师 丁宁宁

    腊月二十三的这天,家家户户都在忙碌着,他们在忙什么呢?原来,他们正忙着“祭灶果”呢,这在我们宁波当地是一种特有的民俗,主要是向灶王爷祭祀一种由红果、白果等食材做成的甜品,希望灶王爷吃了这些甜品之后,嘴巴变甜一些,向玉帝报告时多说一些人间的好话,不要告人们的状。

    在大年三十这天,家家户户都为自己家的门换上了崭新的春联,看着眼前红彤彤的春联,我更深刻地理解了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含义。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我们换掉旧的春联,也意味着和过去的不愉快道别,迎接一个崭新的开始。这一天的重头戏就是年夜饭了,餐桌上不仅有许多美味好吃的佳肴,还有一道必不可少的菜——鸡汁年糕汤,这道菜寓意着新年年年高,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向往。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看着春晚上的节目,心里为祖国的发展和建设感到自豪,而爸爸妈妈也鼓励我,在新的一年里好好学习,争取获得好成绩,才能在将来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春节的味道很甜,充满了收获的喜悦,也甜在每个人的心里。

    写“福”字,过大年

    江北中心学校204班

    刘雨心(证号2332364)

    指导老师 王俭波

    说到过年,写祝福的年俗可不能少。妈妈告诉我,写“福”字、贴“福”字既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过年文化的传承。几乎家家户户的门口都会贴上“福”字和春联,来迎接新的一年。

    今年,妈妈提议我们自己动手写。“好呀,好呀!”我马上兴奋地喊起来,这真是太有意思啦!我找出了写“福”字需要的工具,有毛笔、墨水、墨池和毛毡。妈妈拿出了一叠红色斗方纸和一叠旧报纸,准备工作就绪。

    这是我第一次写“福”字,妈妈手把手地在报纸上教我写。先把毛笔蘸好墨水,再在墨池边缘轻轻把笔毛捋顺,然后在纸上练习。妈妈告诉我两个要点:写毛笔字要手腕用力,笔和笔尖始终要正。

    “妈妈,今年是兔年,我们能不能画个兔子在上面?这样就更有意思了。”“这个提议不错!”妈妈马上上网找了很多可爱、有趣的兔子元素,添加到“福”字上。这些“福”字的造型真是太有趣,太奇特了!

    妈妈和我一起写了许许多多的兔年“福”字。写完后我们收起毛笔,精心挑选了几幅,挨家挨户送到我好朋友们的家里。我们送去的不仅仅是“福”字,更是我们的美好祝福。

    豆腐里的年味

    鄞州区学士小学404班

    张艺耀(证号2305398)

    指导老师 杨始萌

    对在外的游子来说,一张车票是年味;对很多小朋友来说,喜庆的压岁钱是年味;但是对我来说,一碗豆腐就是过年的味道。

    妈妈告诉我,她小时候村里人每到过年的时候都会自己做豆腐,用盐卤做,妈妈也跟外婆一起做过。那豆腐色乳白、质地细腻而有韧性,口感更好。我问:“为什么过年要做豆腐呢?”妈妈回答说:“因为豆腐与‘头富’音相似,被寄予了新年要‘富贵’的希望。家里团团圆圆吃豆腐,简简单单却温馨美好。”现在因为工作忙碌等原因,自己做豆腐的人少之又少了,但是我们家的年夜饭总也少不了一碗豆腐。

    除夕那天,我们来到外婆家,外婆准备的年夜饭食材中,果然有一份豆腐。在热气腾腾的厨房里,我看着外婆做红烧豆腐。外婆非常熟练地切着豆腐,竖一刀横一刀,很快切好了,接着在锅里倒入了适量的油,放入豆腐煎至两边焦黄,之后加入了适量的酱油,几勺白糖,红色的辣椒,轻轻地翻炒了下,再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煮,几分钟后收汁,出锅,一股熟悉的味道飘满了厨房。

    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饭,看着美味的红烧豆腐,我嘴馋极了,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夹起来放进嘴里。哇,真好吃!还是记忆里的味道,还是记忆里的年味。一碗普普通通的红烧豆腐,是丰富的年夜饭里的普通菜肴,但是它的味道却很特别,是专属于我们家的浓浓的年味!

    年味

    鄞州区堇山小学309班

    周泽辰(证号2331640)

    指导老师 吴晓

    盼啊盼啊,终于盼到过年了!

    大年三十一早,外婆就在厨房里准备着她的美味佳肴,有皮薄馅多的饺子、甜甜蜜蜜的汤圆、新鲜多汁的红烧大黄鱼、肥美多肉的红膏炝蟹等,最受欢迎的要数外婆的“招牌菜”——白蟹炒年糕,肥美的东海大白蟹和软糯的慈城水磨年糕在外婆的一顿翻炒下,蟹肉和年糕相互交融,出锅前撒上一把小葱,香气扑鼻而来。这道菜一上场,就被猛烈“哄抢”,连筷子都发出了“乒乒乓乓”的响声,不一会儿就被一扫而空了。年味藏在外婆的“白蟹炒年糕”里。

    在小朋友的眼里,最好玩的要数年夜饭后的放烟花了。在姐姐的带领下,我们三个在院子里,扔着摔炮,地上一顿噼里啪啦,隔壁家的孩子听到动静也一起加入我们的队伍。我们手拿仙女棒在黑色夜空中划动着,画圆,画动物,真是太美了。年味藏在我们的“烟花”里。

    外婆从窗户里探出来,一声“领压岁钱啦”,话音未落,我们撒腿往家里跑,我们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好队伍,一个一个给外婆拜年。你一句“外婆新年快乐,身体健康”!我一句“外婆兔年大吉,前‘兔’无量”!外婆乐得眉开眼笑,迫不及待地把手中的大红包分给我们,我们还拍了一年一度的全家福。年味藏在我们的“祝福语”里,年味藏在外婆的“压岁钱”里,年味更是藏在我们的“全家福”里,团团圆圆就是年!

    我家的年味儿

    宁波市行知实验小学605班 胡嘉绮(证号2305877)

    一年到头,我最期待的就是过年了,这是让我觉得最热闹又兴奋的时候了。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外公外婆一大早就开始买菜洗菜,准备晚上的团圆饭。鸡鸭鱼肉蛋菜水果等应有尽有,摆满了厨房。妈妈和奶奶除尘打扫,把被子床单和枕套都换上了崭新的喜庆的颜色。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玻璃窗擦得闪闪发光。爸爸和爷爷正在大门口贴着春联,爷爷在那里指挥着爸爸,“左边低一点,右边高一点。”

    厨房里传来香喷喷的肉香味,我飞奔到厨房,看到一只又黄又胖的鸡和一只肥大的猪头刚出锅,还冒着热气腾腾的白烟。我跟外婆要了一只鸡爪来啃,随后欢天喜地地跑出了厨房。奶奶在喊我一起搓汤圆,这可是我最擅长的了,每个汤圆经过我的手都变得又大又圆,汤圆可是南方过年必不可少的美食。午后,外公在书房边看着卷宗,边吐着烟圈,手机此起彼伏地响着,接收着来自各地的朋友的新年问候和祝福。我泡了一杯外公最爱的咖啡,端到他面前。我又给爷爷泡了一壶茶,爸爸已经和爷爷打起了牌,我在旁边给爷爷助威加油,盼着爷爷能多赢几把,好多分点压岁钱给我。

    终于等到了晚上吃团圆饭的时候了,爸爸搭起了一张大大的圆桌面。红烧猪蹄、油爆大虾、大黄鱼、白斩鸡、麻油鸭……我看着这一桌盛宴馋涎欲滴,妈妈说团圆饭如此讲究,是因为有着特别的寓意,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吉祥美满。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吃团圆饭是家家户户最热闹和喜庆的时刻。我们全家人其乐融融地围坐在一起吃着年夜饭,举杯互送祝福,一边看着春节联欢晚会,我还收到了长辈们的压岁红包,心想着:要是天天都过年该多好啊!听着窗外的鞭炮声,我和弟弟妹妹兴奋地跑到屋外,看着满天灿烂的烟花,冲上天空,在空中绽放,又慢慢在夜空中消逝不见。

    这就是我们家的年味,烧进了丰富的菜肴中,包进了香甜的汤圆里,挂在了大红的福字里,道在了互相的祝福里,包进了厚厚压岁红包里,绽放在夜空的烟火里。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