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第27个世界湿地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宣布,我国新增18处国际重要湿地,总数达82处;面积764.7万公顷,居世界第四位。这其中,浙江平阳南麂列岛国际重要湿地榜上有名,这也是继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后,浙江第二个加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湿地。 浙江平阳南麂列岛国际重要湿地位于中国东海中南部,距鳌江镇约55km,北距温州市93km,面积19892.87公顷,包含南麂岛、下马鞍岛等83个岛礁、明暗礁及潮间带和周边海域等区域,以浅海水域等湿地型为主,主要保护对象为海洋贝藻类、海洋性鸟类、野生水仙花及其生态环境等。 根据国土“三调”成果,目前全省湿地地类面积约247万亩。全省湿地范围内有高等植物1482种,其中苔藓植物79种,蕨类植物67种,种子植物1336种;脊椎动物1077种,其中兽类45种、水鸟171种、爬行类85种、两栖类56、鱼类720种。代表性的动植物有中华凤头燕鸥、安吉小鲵、江南桤木、莼菜等。浙江湿地以10%的省域面积为全省26%的高等植物、近20万只水鸟提供了生存环境。 截至目前,浙江共有国际重要湿地2处,国家重要湿地2处,省级重要湿地87处,湿地类自然保护地79个,其中国家湿地公园13个、省级湿地公园54个、湿地及与湿地有关的自然保护区12个。 据浙江新闻客户端 知识点: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湿地资源的增加体现了浙江的自然环境水平的不断提升,积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更是高质量的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生态文明生活的生动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