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金评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3年02月14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方协同推进 让教师培训平台不沦为“鸡肋”

    每学期初,很多教师会登录浙江省教师专业培训管理平台进行选课报名,确定自己本学期的学习进修项目,最终获得知识能力的更新提升以及相应的学分证明。经过多年建设,这个省级平台容纳了较为丰富的课程资源,说它是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主平台应不为过。

    然而每次选课,不少老师还是犯了难:有的不知道选什么;有的不想选,却又忧虑学分不够会影响职称评审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很多老师倒是想报想学,但看来看去都找不到内容质量上佳并且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项目,终于找到称心如意的,又担心学校会不会审核不通过,到时会不会调不出课无法完整参与培训,只能打卡走人混个学分了事;还有些摊派下来的项目不想报不想学还不行,等等。

    诸如此类的问题应该引起各方关注,笔者认为包括教师、学校、各级师干训部门和培训机构在内的三个相关方都需要做出一些改变来协同推进平台尽善尽用。

    首先,教师要加强规划与投入。部分老师比较轻视培训学习,甚至将参加师训平台培训视为负担以致产生抵触情绪,这都是要不得的态度。尽管目前存在不尽完善之处,但教育部门想方设法构筑这么一个惠及全体教师的省级培训管理平台,是赋予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权利、一条路径、一大资源。教师要珍视这样的机会,在选课报名时能摆正心态,做到有的放矢,学以致用。在实际参训时,要处理好培训与工作、生活的关系,争取最大获益,使得每一次培训都成为专业成长的有效进阶,成为职业生活圆满的难忘片段。

    其次,学校要加强组织和引领。对教师培训的选课报名工作,不少学校除了对“工学矛盾”有所规定和调控外,其他方面往往放任自流,既没有理念认识和价值取向上的引领,也缺乏培训内容、学习方式上的指导以及培训纪律方面的管理约束,使得教师发展培训完全成了教师自己操心张罗的私事,与学校的中心工作失去应有的紧密联结。笔者认为比较合理的做法是学校要将教师培训纳入学校整体发展和各学科建设的大框架进行系统谋划,要做好教研组、备课组以及教师个人工作的统筹协调,确保教师们尽量选择和参加对学校、对教研组以及对他们个人来说都能有所获益的培训项目。

    再次,管理部门和培训机构要加强建设和管理。部分教师和学校之所以一定程度上疏离培训管理平台,是因为他们感到很多培训项目不实在、不实用,质量一般,价值不大。根子就在于不少培训机构没有精准调研培训需求,没有精心设置培训课程,没有组建优质授课团队,有的还把培训做成了一门创收的生意,一方人情置换的道场。作为管理机构的师干训部门务必把控好教师培训内容的更新迭代,对一些内容、师资、模式都陈旧落后或“新汤泡旧药”的项目要坚决淘汰,务必把控好全过程质量监管,对一些有悖教师培训规律乃至违规违纪的现象要坚决纠偏。远方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