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暖心宁波·1001个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3年02月1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穿越26年的爱心传递

奉化68岁老人 给三所学校捐资报恩

    “捐赠之意情谊深,廿六春秋怀在心。吾今生活脱贫寒,虽少结余度光阴。感激当年贵校助,敬捐微资作报恩……”

    一周内,奉化锦屏中心小学、西坞中心小学、西坞中学相继收到68岁江先生的捐款,随善款一起的还有一首“七言诗”。诗中记录了26年前他接受师生捐款救治重病女儿的过程。

    一首诗,一笔善款,还有不愿声张只想了却当年心愿的朴素举动……2月16日上午,记者辗转联系了江先生。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王冬晓

    通讯员 乌雯雯

    26年前

    女儿身患重病 他收到学校爱心善款

    锦屏中心小学最先收到江先生的善款。

    2月10日,江先生带着3000元钱找到学校党支部书记吴光辉。“刚落座,他就说‘来了却一个多年的心愿’。”吴光辉是26年前爱心捐赠的参与者。

    1996年,江先生的小女儿在当时的奉化大桥镇校桑园分部(已撤并,现为锦屏中心小学)读书,“一天,她妈妈给她梳头,孩子昏倒了。没过两天,她又在体育课上晕厥了。”江先生带着女儿辗转宁波、上海的大医院,被诊断“脑部有个肿瘤,这是手术的禁区”。

    江先生不甘心,带着11岁女儿到处求医问药。

    “我们打听到,奉化有个人得了像我女儿一样的病,喝中药治好了。我们找到那位医生,他看了诊断说‘先吃三个月药,试试看’。吃了十多天,女儿恢复了行动力。”江先生重燃了信心,可摆在他面前的问题是,到哪里筹到这笔巨额医药费。

    “这个药当时300元钱一副,每天喝一副,三个月要毛三万元。”江先生在一家建筑公司上班,月薪几百元,妻子没工作。为了给女儿看病,江先生早早把农村老家房子卖掉,还向亲朋好友借了不少钱。

    1997年3月,江先生小女儿所在的大桥镇校、董李乡校(现已撤并)相继组织师生爱心捐赠,将两千多元善款交给江先生。紧接着,江先生又收到奉化西坞镇两所学校的善款。

    江先生把这些善款一笔笔记在小本子上。“当时很苦很苦,我心里就想,要是有一天日子好了,我要回报社会。”江先生说。

    26年后

    日子渐有起色 他节衣缩食回馈学校

    “吃了三个月药,小女儿的病情控制住了,药一直没停,吃了十多年,直到她大专毕业。算下来,治病花了五六十万元。”江先生说,随着大病医疗保险体系的完善,还有社会各界长期关爱,苦日子总算熬过来了。

    “现在,我每个月有一千多元的退休工资,两个女儿有工作,有自己的小家庭,我们日子好过了,结余下来的钱不多,是个心意,当作报恩,给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江先生说,当年组织师生捐赠的学校早已撤并,也不知道捐赠者的姓名。于是,他相继找到锦屏中心小学、西坞中学和西坞小学,希望学校把这笔钱转赠给有需要的孩子。

    “他家里的情况,我了解的。两个女儿我都教过,那个时候三个月药费三万元,这个钱当时能在奉化买套房的。”26年前,吴光辉参与爱心捐赠,26年后他收到这笔“爱的馈赠”。

    “今年过年回家没听他提起这事。他有糖尿病,也没向我们要过钱,这钱是他省出来的。”江先生的大女儿告诉记者,当年为了给妹妹治病,父亲倾其所有,“如今日子稍有起色,拿出积蓄回馈社会,我们很支持,这大概就是一个平凡人的不平凡之处吧。”

    “他一家人不容易,我连连拒绝,他坚持要捐,说‘不是给学校的,是给需要帮助的孩子,让我们帮忙转交给他们’。”锦屏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吴光辉说,他已经着手在做“爱的延续”,“接下来我们也将以此为契机,按照锦屏中心小学‘启仁智、至幸福’办学理念,进一步推动学校生命教育、爱心教育,讲好爱心故事,弘扬社会正能量。”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