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6版:雏鹰初鸣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3年02月2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爱我的家乡
镇海区贵驷小学301班
周雨萱(证号2312333)

    遇见天一阁

    奉化区莼湖镇尔仪小学505班

    黄子爻(证号2315630)

    指导老师 周佳颖

    春风阵阵,书香飘飘。在暖洋洋的春日里,去宁波天一阁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我漫步到书香弥漫的西大门前,放眼望去,一位悠闲的“先生”坐在眼前,神情严肃,眼神放向远方,悠闲地坐在椅子上,拿着一卷书。那便是范钦。他是明代嘉靖年间人,官至兵部右侍郎,一生酷爱藏书,天一阁便是他的私家藏书阁。

    顺着书香,我来到了天一阁。天一阁是由木头建成的,墙角长了一点青苔。天一阁又名“宝书楼”,是亚洲现存第一、世界第三古老的家族图书馆,共计藏书七万多件,历经风雨四百余年。

    闻着空气中淡淡青草香,伴着百年古阁的书香木香,我好想将时光封印在此,躲进小楼成书虫,泡在这漫漫书海,享受这“万卷诗书来左右,容我佳园一藏身”的乐趣。

    出了宝阁,漫步在石道上,走走停停,碧瓦朱檐便映入眼帘,那便是凝晖堂。原名张公祠,建于清朝。1986年迁建至此后,主要用于陈列与《兰亭序》相关的藏品,其中最珍贵的是天一阁博物馆镇馆之宝——神龙本的《兰亭序》石碑。

    太阳快落山了,余晖下的天一阁变得金灿灿的,闪着光,当年的书香依旧氤氲弥漫身旁,让人回味无穷。这座百年藏书楼,影响了世世代代宁波人,余秋雨说:“它实际上已成为一种极端艰难,又极端悲怆的文化奇迹。”要耗尽多少人力、心血,天一阁才可以在历史烟云中完好如初。范钦用尽生命,抄书、藏书、护书,这一脉“书香历史”,饱含读书人对“书”最高的顶礼膜拜。

    遇见天一阁,遇见书香文脉,书香传承,书香坚守……

    跟着课本去旅行 之金华双龙洞

    鄞州区宋诏桥小学407班

    唐梓轩(证号2307259)

    指导老师 何微波

    预习完叶圣陶爷爷的《记金华双龙洞》,妈妈表示,她可以带我们去参观一下,我心里激动不已。

    我们到达罗店镇,顺着指示牌的方向隐约看见远处山上的双龙洞景区。我们坐上了景区的大巴车。大巴车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缓缓而上,透过车窗,我看到一片片光秃秃的树枝,而叶圣陶爷爷笔下的小溪也干涸了。

    下了车,大概走了两百米,我们来到了双龙洞检票口。

    进入洞口,三艘简易的铁皮船并排待命,船的两头各有一根钢丝牵引绳,两头的电动装置负责船来回运作。我们一边三人平躺在船上。船缓缓移动着,近在咫尺的石壁让我不自觉地收紧了肚子,生怕一呼气,肚子就遭殃了。

    过了十几秒,船停了下来。下了船,宽敞的内洞便映入眼帘。一盏盏LED灯嵌在石头里,还不停地变换颜色,让整个洞内的景色更加迷人。洞内的钟乳石、石笋更加丰富,而且每个景物边上都有参考图片和名称,让我们更好地去欣赏和想象。继续往冰壶洞走,我们观赏了中国第一洞瀑——子母瀑。走出洞口,我看到课文中说的那两条龙,一条黄色,一条青色。

    这次跟着课本去旅行,我发现汽油灯和人工拉船已经被现代的彩灯和电动船所替代了。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真的为我们带来了很多福利。

    西双版纳之行 

    镇海区艺术实验小学308班

    董逸成(证号2320086)

    指导老师 沈群叶

    寒假,妈妈带着我们去西双版纳游玩。滇池喂海鸥,曼听公园漫步,鲜花市场买花,农贸市场闲逛,傣族村庄转悠,原始森林飞跃……最令我难忘的是望天树景区里的游玩。

    望天树景区,顾名思义最出名的就是望天树。我们先坐上景区游船,在游船上远远望去,看到一棵棵望天树高耸入云,树冠像一把把撑开的大伞,远远望去活像一个个森林里的巨人,真是太壮观了!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摸一摸它们了。

    下了游船,我们进入了一片热带雨林。跟着导游,我认识了很多雨林里特有的昆虫和花草树木。比如,有些树木的树根是三角形底座,为了能站得更稳,生长得更高。有些树木的根盘根交错,当中的主根已经腐烂,树枝慢慢垂下,形成了新的树干。终于,我近距离见到了望天树,我激动地上前摸了摸它的树干,抬头一看,好高呀,我都望不到它的顶端。

    导游告诉我们,我们可以行走在望天树之间,因为植物学家们为了科研活动建立了一条空中走廊。这条走廊其实就是一条安装在四五十米高空中的吊桥,连接起一棵棵望天树。抬头看看这条走廊,我心里可没底气呀!一走上它,我慢慢前行,觉得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危险。于是我一边走一边欣赏着高空中独有的美丽风景。但是我的身后传来一声声尖叫声。我暗自为自己的勇敢点赞!

    西双版纳之行真的太有趣了,希望下次还能再来!

    天门山,不虚此行

    鄞州区堇山小学306班

    裘涵渝(证号2319725)

    指导老师 徐婉婉

    寒假里,爸爸妈妈带我去张家界旅游,我们游览了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那里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

    我们先乘大巴车到了索道上站。抬头向上望,两条缆车线从山脚延伸到山顶,一个个轿厢有序地通行着。缆车缓缓上升,这是我第一次乘缆车,兴奋不已。每隔一段都有一个助推器,帮助缆车运行。山上还有一些积雪,绿色的湖水和陡峭的悬崖映入眼帘。我们在悬崖峭壁中穿行,山峰和我们擦肩而过。

    来到通天大道,放眼望去,景色一览无余。一座座山头高低错落,树木郁郁苍苍,把山的大部分都给覆盖住了。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好像一条条玉带,弯弯绕绕,忽而向前游弋,忽而急转弯。

    沿着山边的栈道我们来到了天门洞。从下往上望去,天门洞就像在两山之间开了一个大口子,巨大的圆形门洞高高地矗立在山顶。一大束阳光从洞的后侧方射过来,两三米宽的光束打在洞前的崖壁上,照在大树上,好似闪着金光。“莫谓山高空仰止,此中真有上天梯”。天门洞前面有999级台阶,因为天气原因不能走上去,我们就乘着自动穿山扶梯向上行。在走玻璃栈道时,我一点也不害怕,幸运的是还看到了翼装飞行表演。表演者穿着特制的飞行服,从高空平台上勇敢地跳了下去,飞到离地面比较近的地方又打开了降落伞,成功落地。

    这次天门山之行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美,也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是不虚此行!

    游览应梦里

    镇海区实验小学309班

    陈玥萱(证号2311262)

    指导老师 冯雪波

    假期就应该去好吃好玩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下年味,今年春节我们全家人去奉化溪口应梦里景区游玩。

    来到景区,通过检票口,顺着街巷进入街区,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巷口的黄包车、老式电话亭、墙上的旗袍画、有年代感的店铺招牌……好像我们来到很久以前的时代。

    下午我们观看了《奇遇玩家》表演,这是一个魔术情景剧,小小的剧场里座无虚席,大家聚精会神地观看着精彩、惊险的表演。奇怪!魔术师是怎么到电脑里去的呢?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景区里的霓虹灯亮起来了,五颜六色,色彩缤纷,景区里的人也越来越多。吃过晚饭,享用过美食,我们来到了露天剧场观看《未来已来》。很快,几百人的场地已经坐满了前来观看演出的游人,人声鼎沸。夜幕下的寒冷中,一群舞动着热情与青春的人,正在演绎着百年前积贫积弱的中国和现在富强民主的中国,让我们重温历史,感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

    春节假期结束了,下次节日我们接着去哪儿呢?让我好好想想!

    华清宫中的“御花园”

    鄞州区堇山小学404班

    李思妍(证号2319750)

    指导老师 陆佳

    “高高骊山上有宫,朱楼紫殿三四重”,华清宫因为杨贵妃闻名于世。假期,妈妈带着我来到了西安临潼的华清宫。这座宫殿,让我感受到了大唐盛世的繁华和奢靡。整个宫殿,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御花园”。

    穿过一道月洞门,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树林。走在凉丝丝的鹅卵石地面上,重温贵妃走过的每一寸土地。仰望天空,却只看到一些嫩嫩的树叶儿。树枝上头已经被封得密密匝匝,只漏下几缕微光。小鸟和知了欢快地歌唱,迎接我们的到来。忽然,头上的“树盖”豁然打开,少许露水洒在我头上。白墙黑瓦映入眼帘,那扇形的照壁雕刻着精美而神秘的花纹,述说着这几百年来见证的一幕幕故事……

    不知不觉,天渐渐暗下来,小雨开始飘洒。一串串雨滴落入池塘,荡起一圈圈涟漪,不时有水珠跳起。空气中似雨似雾,将庭院朦胧覆盖。忽然一阵清风吹过,拨开了浓雾,吹散了乌云,吹出了一条绚丽的彩虹。

    雨过天晴,大地已被清洗。大理石门石板上的岁月痕迹中积起一个个“小湖”,映出一小块蓝天。林园东侧一枝枝挺拔的翠竹,那一节节粗壮的竹节诉说着历史悠久。竹叶上的雨珠弹跳着,不时抖落,发出“噗通”的声响,仿佛贵妃抚琴,惊起旁边池塘中的鱼儿,相继跃出水面。

    华清宫将曾经的辉煌都藏在一砖一瓦间,让我们带着一份深深的敬畏去解读它的前世今生。春花盛放,万物生长,一眼千年,邀您共享华清盛景。

    游梅岭 

    鄞州区钟公庙中心小学302班

    王万祥(证号2331587)

    指导老师 心湄

    寒假里,爸爸妈妈带我去了老家的梅岭古驿道游玩。去之前我就听说是爬山,脸上一脸的不情愿,想着冬日的山上光秃秃的,冷冷清清的,没啥迷人的景物。可当爸爸停好车子,我刚打开车门的一刹那,一股淡淡的清香涌入心里。我不禁地吟起了卢钺的诗,“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穿过古驿站牌坊,脚下的路都是由大小不均,错落有致的石块铺成。听着溪水哗啦流淌的音律,映入眼帘的是一棵棵洁白无瑕的梅花树,在寒风中绽放得婀娜多姿、千姿百态,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仿佛一下子进入了画中。

    沿着悠长的古驿道,我们爬到了山中央,我很好奇这里为什么会有一个大洞,往上走几步,才发现石碑上刻着《梅岭三章》,原来这个洞正是当年陈毅元帅隐蔽脱险的地方。

    沿着千年古道我们爬到了山顶,满岭梅花盛开。昂首遥望,满山雾气凌空腾升,连绵起伏的山峦白茫茫的一片,宛如进入了仙境一般。这里有座北宋时期建的关门,南北上方分别镶嵌着石刻扁额,南门刻着“岭南第一关”,北门刻着“南粤雄关”,古朴雄伟。

    冬日的梅岭,没有春的姹紫嫣红、没有夏的万木葱茏、没有秋的硕果累累,却有着它的洁白纯净与高冷。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