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金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3年02月2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育英小学“诞生记”

育英小学的孩子们在拓展课上学习运球。
老师在拓展课上指导学生剪纸。
拓展课上的合唱练习。
同学们在拓展课上学习制作动画。

    如果不是导航,很难想象,北仑的一个城中村里还有这样一所学校。

    它没有华丽的校舍,外墙上挂着的“育英小学”四个字却十分耀眼。其实,这个名字对于周边很多居民来说,陌生之余带着几分新奇。但是有一点大家都知道,北仑区窗口单位宁波东海实验学校王建垂校长兼任育英小学校长。半年多的时间,在北仑区政府的支持下,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代金报|甬上教育 记者 章萍 文 记者 张培坚 摄

    “我曾经有过疑问”

    48岁的严一心,原本以为自己要在一所民工子弟小学待上至少三五年。

    “没想到,两年后,就有人来接管了。”身材瘦削的严一心副校长,是地道的北仑高塘人,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教书,从普通老师到副校长,他走了16年。2020年9月,他作为公派副校长,被安排到高塘小学这所随迁子女学校,负责指导学校的规范办学。2022年夏天,严一心接到通知,高塘小学要转办为公办性质的六年制完全小学,命名为育英小学。

    “当时,说要组建共同体,我首先想到的就是附近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但是,当得知是东海实验学校时,严一心颇感意外。北仑区教育局花费大力气让高品质学校东海实验学校与育英组成了共建型教育共同体,由东海实验学校校长担任结对学校校长,推动优质资源下沉、教学资源共享、教师交流学习、学生活动联动。这样的做法,以前是严一心所不敢想的。

    “对于帮扶政策的执行力,我还是比较惊讶的,曾经有过疑问。”严一心说,从制定教研计划,到专家进驻校园,仅用两周,东海实验学校带来了最先进的教师管理团队和经验。

    北仑区教育局负责人的解释,更是让他定下心来:“要让老百姓放心,就得让每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更高、校园环境更好,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到教育共同富裕的建设成果。”

    现在,东海实验学校每周都有老师过来参加教研活动、听课、磨课,上公开课。如今,一学期开展校级公开课22节,参与人次超210人;形成教学反思140余篇,撰写论文21篇;区级及以上获奖3篇。这样的教育教学研修成果,对于之前育英小学的老师们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严一心带记者参观校园。“虽然学校比较陈旧,但是你看我们的教室环境布置,和结对的东海实验学校基本一样。我们每个班级门口都有老师介绍、班级格言,这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我们还是北仑区第一批进入‘护眼工程’的学校。”他指着刚刚安装的智能护眼灯,激动不已。

    东海实验学校有家长议事会,育英小学虽然规模小,但现在也有了校级家委会。去年家委会的第一个议题是校服的设计与制作。在校服选定会议上,学校展示并详细介绍了几套校服备选方案,家长和教师代表认真挑选适合孩子的校服,最终通过公开投票,确定了新学校的校服,这次面对面沟通,不仅了解了学生和家长对校服的需求以及改进建议,也促进了家校之间的互相理解,为校家委会今后更好的履职打下了基础。

    这样的转变,让严一心对当初的决策更加衷心拥护。

    “我觉得很幸福”

    育英小学目前有781位学生,来自五湖四海,绝大多数都是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

    四年级的史金辰同学,老家甘肃,三年级才转来北仑上学,没多久就赶上了育英小学挂牌。去年九月,当得知自己要换一所学校就读时,她一蹦三尺高。和老家的学校相比,如今的育英小学不仅环境好,设施好,而且课程也更丰富。

    “教室的黑板是高科技的触控智慧黑板,我喜欢的课除了美术课、音乐课、体育课,还有各种选修课,大概有二三十门,而且,我被选中参加了追梦合唱团……我觉得很幸福!”史金辰嘴角上扬,很可爱也很开心。她的父母很早就扎根宁波,一个在模具行业,一个做产品质检,把孩子接来后,夫妻俩更加坚定了要留在宁波发展的决心。

    采访结束,正是午饭时间,育英小学的学生们在食堂门前整齐列队,缓缓进入食堂。走进食堂,午餐公示栏上写着当日供应的一道道菜名。“现在的菜也比之前更好了!”小姑娘开心地告诉记者。在软硬件条件越来越好的同时,学生的学费还全部免除。

    一点一滴的改变,让这个四年级的小姑娘越来越喜欢宁波这个城市,喜欢这里的人和老师。

    “再给我们一点时间”

    作为东海实验学校的校长,王建垂接到任务后,立即派出了年轻的90后干部王家晨到学校,协助严一心副校长的工作。2022年8月,时值暑假,他们三个人几乎都泡在学校里。

    9月,全体老师第一次迎接了他们的学生。

    “看到孩子们纯真、好奇又有点焦虑的笑容,我蛮感慨的。”校长王建垂说,“其实孩子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他们背后的家庭!而作为教育人来说,就是提供最好的教育给他们。”

    通过大半年的努力,学校的变化很明显:调整常规的教室,把最好的房间都做成了普通教室;配备了专用音乐教室,每到社团活动时间,歌声飘荡在校园里;提升食堂品质,全新的保温箱保障学生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教室里装了空调,粉刷了内墙,新安装的黑板,暑期工程将换一批新的门窗。校长王建垂说,这里其实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请给我们时间,让我们变得更好。”

    为了长期的稳定发展,学校对理念、文化、管理、师资、制度乃至设备设施,进行了一系列整体建构。接下来,还要全面推进拓展性课程、社团活动,现学校已有无人机、动漫、话剧表演、十字绣等特色课程,在学生自由选择的基础上,组织学有专长的老师指导兴趣小组,切实开展校园活动,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

    校长王建垂十分认同一个观点,那就是:教育首先要均衡,这是教育公平的体现,而后才能更加优质。

    育英小学要走的路还很长,但这大半年来的变化已让全校教师形成共识:大家拉着手,一起向前走,“不落下每一个孩子”。这,就是教育人眼中的共同富裕。

    记者手记

    北仑,做了一个很好的表率

    育英小学,并不是北仑区的唯一。和它一起“民转公”的,还有另外一所学校——育才小学。就一个学期,北仑区共出资300多万元帮助学校提升品质,率先在宁波全市实现义务段公办学校覆盖率100%、义务教育免费率100%。

    多年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年选择来宁波就业发展,这给城市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比如,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城市建设的加快,许多随迁子女学校正在悄然消失,随迁子女上学成了难题。

    宁波,有30多万的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高达92.6%。另有符合条件的2万多学生通过政府购买学位的方式在民办随迁子女学校就读。两者相加的比例接近97%。相比省内兄弟城市,宁波做到这一点,可以说,市县两级政府花费了很大的智慧与力气。而北仑,为宁波,为浙江省做了一个很好的表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