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教改前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3年02月24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种出的农产品 怎样更受欢迎?

跨学科项目化学习 学生都成了“探究员”

榨菜“出坛”。
设计班级植物名牌。
种榨菜。
跨学科的项目化学习内容。

    “从播撒种子、移栽菜秧、浇水施肥到生长成熟、装坛腌制,每一道工序我们都不敢松懈!”2月22日一早,余姚市泗门镇第二小学“探真园”里好不热闹,一群六年级学生忙着将榨菜二次“压坛”,哪怕手脚全是泥,仍乐在其中。

    春天的菠菜、卷心菜,夏天的茄子、玉米,秋天的红薯、萝卜,冬天的生菜、大白菜等,“双减”下,这所农村小学根植乡土资源,探索“如何种出受欢迎的农产品”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短短三年,校园一隅打造成了农作物“微型博物馆”,田间耕作情景全部“搬”了进来,广受学生欢迎。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樊莹

    通讯员 方媛媛

    近一年项目化学习 古法腌榨菜首次“出坛”

    汪佳娴是601班学生。去年这个时候,当上一届六年级学长学姐在“探真园”收获第一波榨菜,并用古法腌制榨菜心和榨菜片时,她满眼羡慕。

    “泗门是‘榨菜之乡’,我生在泗门、长在泗门,但一直不了解榨菜腌制过程中有什么秘方?”在班上,和汪佳娴有类似疑惑的同学还不少。上学期,他们在沈加力等相关学科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关于榨菜的项目化学习实践。

    九月底撒种育苗,十一月初移栽定植,期间浇水、施肥不断,除草更是成了孩子们课余的乐趣。面向六年级学生的榨菜项目化学习实践,横跨一学年,采用“课堂+真实情境劳动实践”模式,真正从贴近学生生活出发,做到知行合一。

    “在种植前,老师教我们榨菜种植小技巧。进入实践课堂后,农事辅导员又带着我们种下榨菜苗。第一次下地干活,蹲在窄窄的田埂间完成任务虽然有点吃力,但看着自己种的一排排榨菜初长成,我很有成就感。”汪佳娴回忆道。

    如今,亲手播种下去的榨菜,经过优选种植、选菜晾菜、拌料装坛等多道工序后,迎来第一次“出坛”。同学们都很兴奋,一头扎进田地,用手拨开土壤,掀起油布,一股甜甜酸酸的腌榨菜味扑鼻而来。

    庞雅琦跟着农事辅导员将腌榨菜运出,装进竹匾里,准备二次压坛,让腌榨菜更加爽脆入味,期盼在清明前后尝到第一口鲜。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餐桌上的美味原来是这么来的,今天我深刻领会到劳动的不易,更懂得惜物的可贵。”庞雅琦说。

    活用校内资源 做好跨学科融合

    沈加力老师长期参与学校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实践。为什么坚持做这件事?沈老师提起自己观察到的一个现象:很多孩子虽身在农村,却从未下过田,有的甚至连常见的农作物也叫不上名字。

    他综合了自己带班的情况,探究背后的原因: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大家生活条件好了,父母辈都不下地了,孩子自然也不会;另一方面,学校里有一大半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触不到这些知识。

    如何运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时出现了一个教育契机——随着“双减”工作的不断推进,有效实施各种课后育人活动,2020年泗门二小决定利用资源优势,在校园东面建起占地5亩的“探真园”实践活动基地。

    “区别于其他学校做法,基地以姚西北农作物为媒介,将学校层面的展示园和班级的自留园相结合,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季节特点来种植相应的农作物。”作为该项目带头人之一的沈国军副校长提到,目前学校一个年级四个班,每个班至少参与种植自留园内1—2种农作物,且班与班之间尽量不重复选择品种,大家基本学会了种植、养护、收获采摘等基本技能,初步掌握劳动技能。

    不仅如此,项目让学生在种植园内开展一系列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如何种出蔬菜?怎样种出有特色的蔬菜?如何种出受欢迎的蔬菜?面对真实劳动中常会遇到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科学(实验、自然笔记、了解植物习性)、数学(测量、估算、定价)、语文(连续观察习作、植物名片)、美术(设计海报、做植物绘本)等跨学科知识去解决,在提高动手和思辨能力的同时,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如何种出“爆品” 小小探究员上线

    如何做出受欢迎的特色农产品?哪些资源可以帮助农户更好地种出受欢迎的特色蔬菜?学校在推进项目过程中,还会根据这些学习目标和核心问题设计延伸活动。

    在甄选种植物时,老师带着学生设计研学单,走进泗门周边农作物加工基地,与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对泗门的特色农产品有一个初步了解。学生以小组形式,对已有材料进行筛选、分析、整合,并通过思维导图呈现当地的特色农作物,明确在基地开展某种蔬菜种植的可行性。

    在种植设计时,鼓励学生“头脑风暴”,根据时令、土壤、当地的特色等实际情况,借助尺子实地测量,对各种农作物进行有效分类。鼓励设计班级植物名牌,取农事古诗中的二三字,结合种植的作物设计班级植物班牌,在古诗的熏陶中明白劳动的意义。

    鼓励学生学会探究性学习。如,为了应对冬季突变的天气,需要学生关注天气情况,以应对农作物的自然灾害。在寒潮来临之前,学校开展了“给萝卜一个温暖的家”活动,学生亲手设计制作简易拱棚,保证萝卜能安全过冬。六年级学生种丝瓜时发现丝瓜长大后需要搭建支架,找出三种搭建方案,让丝瓜生长空间加大,丝瓜产量也进一步提高。

    此外,学生学会用手粗略测量物体长度、估测支撑架插入角度,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的量感等。善于观察的学生还结合习作,进行植物观察日记的撰写。

    “不同的任务,评价各有不同。我们希望通过多维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校长徐聪说。

    [ 点评 ] 

    泗门镇第二小学位于姚北核心地区,本区域农民以种植榨菜、芥菜、葡萄、蜜梨等果蔬为主。学校租赁周边农田,收集区域经典果蔬品种,以传统的方式进行种植、管理、加工,集中展示了经典的传统农业特色,突出了学校劳动基地的特色。

    学校注重劳动全过程,集中开展种植节、收获节等活动,让学生经历整地、育种、移栽、管理、收获、加工等劳动全过程,让学生初步掌握果蔬种植管理技术,体验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优秀品质。

    学生以学校劳动基地为依托,通过认识蔬菜品种、比较种植技术、学习烹饪方法、研究摄影技术等,积累了成长为小科学家、小工程师、小艺术家等经验。跨学科的项目化学习,发展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打开学校教育发展新思路。罗建平 余姚市教研室综合部主任、中小学综合实践教研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