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前湾新区教育文体和旅游局 廖星程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有鉴于此,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双减”政策能否落实落细,关键在义务教育阶段,本文以宁波前湾新区为例,探讨了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政策具体落实措施。 关键词:“双减”、家校合作、数字赋能 “双减”政策统筹校内校外管理,着重于治理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舒缓中小学生过早过重面临的育人与应试之间的矛盾,从而推动育人方式改革和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其中,引导中小学生以整体的、系统的观念处理好学习时间和学习效果、学科成绩和课外活动、知识积累和核心素养、知识点和求知欲的关系,使学生的知识、才能、身体、精神、个性得到全面而丰富的发展,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双减”政策的重中之重。宁波前湾新区因杭州湾跨海大桥而兴,发展时间短,教育基础相对较弱,自2021年“双减”政策发布以来,新区上下多措并举,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新区“双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本文根据新区落实“双减”相关举措,将重点放在有关学校、家庭和社会工作三者良性互动的关系上,探讨了“双减”政策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具体落实举措。 一、“双减”政策的重要性 教育是国计民生,千百年来,教育一直在国家发展中占重要地位,家庭社会对教育也愈发重视。近年来,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太重,成为义务教育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2020版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我国95.5%的小学生、90.8%的初中生和84.1%的高中生睡眠时长未达标,同时,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1]。有鉴于此,为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双减”),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双减”政策的落实落细,可以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和家长经济负担。 此次“双减”政策的颁布,一方面显示出国家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向民众展示出整治教育机构和行业乱象的决心。这对学生、家长、学校乃至国家未来发展来说都至关重要。 二、“双减”政策实施的难点 一是社会理解支持程度还不够高。“双减”政策出题后,许多家长面临着“自身能力有限难以辅导孩子”和“一对一家教费用昂贵”的两难境地,升学压力仍然存在,考试分数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学习压力有增不减,伴随校外培训机构的减少应运而生的是花销更大的“一对一”家教,家长经济负担一定程度上存在不降反升现象[2]。此外,校外培训机构对政策抵触情绪较深。 二是宣传解读力度有待提升。新政策的有效落实需要专家、相关行政单位的深刻解读,以官方发布的言论帮助社会大众消除可能出现的顾虑,全面了解“是什么”“为什么”以及引导大家应如何做。但是在目前社会的整体讨论中,面向大众的专业性分析解读占总体评论报道的比例还比较少,人们的疑问和顾虑也没有合适的途径得到解答。从顶层到底层,再从底层反馈给顶层的循环机制运行似乎不太顺利,这也导致上层接收不到较为全面的反馈信息,社会普遍对政策的落实和实施流程比较模糊[3] 三是各方能力还显不足。部分学校的教学资源、教学质量以及课后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不能马上转变策略投入到政策实施中来。同时对教育培训机构的从严治理使得短时间内,能够承接“双减”政策改革的专业机构数量明显不足。 三、义务教育阶段落实“双减”政策策略探讨 (一)依托社工力量,助力“双减”落地。 一是以社工力量进驻校园的形式,补充学校需要解决的短板。二是以社工专业的方法推动青少年综合素质教育,如邀请经验丰富的高级心理辅导师入驻校园心灵辅导驿站,为师生纾困解难。三是借助社工中心资源力量,在学校“爱鸟学院”基础上,成立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站,推动野生动物宣传保护等,助力学校“双减”落地落实。 (二)加强教师关怀,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 “双减”执行好不好,主力军教师尤为关键。一是为有需要的教师提供免费过渡用房,设置“母婴室”、聘请专业幼儿教师,提供教职工子女晚托服务,让教师无后顾之忧。二是推行弹性上下班,减少会议次数,实施心情假,组织文娱活动等举措,为教师降压减负、舒缓心情。 (三)整合资源,丰富校本课程。 一是引入优质社会组织力量,坚持作业管理与素质拓展相结合,科学划分时间占比,打造“基础+兴趣+特色”课后服务课程体系,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形式。二是结合地域特色,设计海娃观鸟、滩涂文化、民俗风情等研学体系,根据资源价值设计适合不同学段的研学内容。 (四)技术赋能,提升课堂效益。 一是探索以“数字赋能,先学后教、小组合作、分层作业”为要义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摒弃“以培养少数尖子生为目的而放弃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功利主义”“以师为本、以教为本、以知识为本的本位主义”“教师讲、学生听的僵化教学模式”,努力营造一种“和谐、宽松、愉快”的教育教学氛围。二是充分利用移动终端,让学生通过“学迹”发布分享学习心得和学习方法,同时平台每周还会投放高质量学科内容,供学生自主选择。老师则可通过分析学生在平板上的做题数据,了解学生学习动态,个性化提供学习辅导,确保因材施教。 (五)创新评价体系。 一是探索“素养导向”的综合评价。通过实行作业“统筹单”、《课案》设计、“无作业日”、一二年级“书包不回家”等措施,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同时安排体育锻炼、艺术培训、家务劳动、阅读分享、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孩子全面健康成长。二是通过过程性量表来评价,让学生在各方面闪亮放光,从品德表现、学业水平、运动健康、艺术素养、劳动与实践这五个方面,全面、综合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落实“双减”政策,有助于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回归教育育人初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减轻家长双重负担,进而推动基础教育回归正确轨道,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发展绿色健康教育。为积极应对落实“双减”政策的各项难点,必须深化教育改革,转变思路,做好配套工作,健全相关服务制度体系。 参考文献: [1] 傅小兰等.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 [J].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张益铭.完善家庭教育,为“双减”政策保驾护航[J]. 现代职业教育,2022(6):133-135. [4]刘航彤. “双减”政策对家长群体的影响研究[J]. 现代教育前沿,2022年第3卷第2期: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