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第二实验小学 胡春波 摘要:劳动教育,是实践育人的重要方式,融合了多学科特点的劳动教育,有利于实现学科实践育人与劳动育人的统一,对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价值。为了将劳动教育真正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笔者以余姚市第二实验小学的新劳动教育探索为例,探索多学科融合视域下的劳动教育育人实践。 关键词:学科整合;主题学习;制度规约;多元评价 一、学科整合,渗透教学 劳动教育作为促进个体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个体所获得的各种知识与能力在实践活动中的创造性运用,它需要各学科的合理整合,形成认知与实践的完美合力,使得劳动教育渗透于各科的教学之中。 (一)道德与法治学科培养劳动意识。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12册教材中都有着劳动观念的渗透教育,如一年级的“用完毛巾后洗一洗,再挂起来”,四年级的“我每天放学后负责喂家里的小羊,慢慢知道了小羊的生活习性”等。 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的《愿做哪种人》时,年级段老师一起商量给学生布置了一项回家作业:请你记录下今天你和爸爸妈妈回到家后做的家务,并把你做的家务和夏丛艳放学后做的家务进行对比,说一说你的想法。学生们通过对比,有了很多想法,有学生感受到了父母的无私付出,有学生体会到了自己生活的幸福,有学生对于劳动有了新的感悟,他们都表示以后会在家里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减轻父母的负担。 (二)科学学科加深劳动认识。 小学科学课程把探究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强调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出发,通过学生亲身经历动手动脑等实践活动,了解科学探究的具体方法和技能。让学生亲身经历动手动脑这一环节就与劳动教育密不可分。 三四年级科学老师针对当下垃圾分类的要求,为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的良好效果,特开展了垃圾分类现场挑战赛活动。在挑战赛开始之前,科学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每天负责将家里的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在实践中,好多学生加深了对劳动的认识,在挑战赛中表现突出。 (三)美术学科升华劳动体验。 美术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运用传统媒介或新媒体创造作品,发展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作能力。而在美术教学中穿插劳动教育,这无异于在实践中提高了学生的艺术创作。在疫情期间,学校美术组在网上课堂分享了剪纸、折纸、实物创造等很多在家美术学习作品,每班的学生都积极参与这一有趣的作品分享展。如,青松中队的队员,设计出了很多优秀的美丽作品:有前线抗疫的各种剪纸,有用开心果装饰的众志抗疫图,有用树叶剪贴的同心抗疫画。 二、主题学习,循序渐进 劳动教育,不仅需要日常活动教育,也需要主题学习活动,使得劳动教育渗入学校生活。学校各年段都有不同的劳动教育主题学习活动,将劳动教育贯穿整个小学生涯,使得劳动教育循序渐进,劳动技能螺旋上升: (一)低段“生活技能比拼”,树立劳动意识。 近几年,教师们发现学生的知识储备越来越丰富,但生活技能却越来越薄弱,为此,学校在低段举行了“劳动最光荣,做新时代好少年”的生活技能大比拼活动。 每年5月中下旬,学校会让二年级学生进行生活技能大比拼,活动分为“入门技能——进阶技能——终极技能”。入门技能是系红领巾、系鞋带技能,进阶技能是叠衣服、择芹菜技能,终极技能是刨青瓜、钉纽扣技能。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两个月的练习,在这动手动脑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劳动的不易与乐趣。 (二)中段“开心农场”锻炼劳动技能。 很多学生会背“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但真正参与田地里的蔬菜种植、采摘、营销的几乎没有。因此,学校的“开心农场”历来受到学生欢迎。 三四年级的学生在学校的开心农场种下蔬菜,成熟后,学生们亲自采摘,贴上价格标签,运送到学校的爱心义卖市场。自种、自摘、自卖,这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 (三)高段“变废为宝”开展创造性劳动。 有很多可回收的垃圾不但不是废品,合理加工创造,还能成为宝物。学校高段的“变废为宝”活动科创生活美好,升华了劳动教育。 在活动中,五六年级的学生用家里的瓶盖、易拉罐、废纸箱等废旧物品,创作出了很多作品,创意小台灯、垃圾分类回收站、公主裙,应有尽有。 三、多方合力,共促育人 劳动教育,不是一项简单的教学任务,它需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制定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循序渐进的学习体系,精心策划、合理安排,应该注重家庭、学校齐抓共管,发挥多方合力的作用。 (一)家庭在劳动意识培养中的奠基作用。 但凡在家庭里没有接受任何劳动教育的儿童,虽然学校老师努力为他们创造劳动的机会,但是收效甚微,不是他们半途而废,就是遭遇各种挫败一蹶不振。 笔者辅导学生写观察日记——《绿豆芽成长记》,有的家长认为,这种动手实践实在浪费孩子的作业时间,于是这些家长按自己的经验把绿豆芽的成长规律简单笼统地告诉孩子,这拨孩子的观察日记写得千篇一律,学习中遇到困难就放弃。而另外有一拨家长积极配合孩子,和孩子一起上街精心选种子,回家时督促孩子亲自把种子浸泡在自来水中,第二天陪着孩子细心观察,并让孩子写下真实的情况。这类孩子生活上遇到难题,会锲而不舍地努力解决。 (二)学校在劳动教育开展中的核心地位。 学校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做好社会、家庭以及学校的沟通联系工作,把家庭和社会紧密联系在学校周围,为顺利实施好劳动教育建立起合力支持系统。 疫情期间,学校积极响应市教育局的号召开展“停课不停学”的系列活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开展劳动教育。全校41个班级都开展了具有各班特色的系列活动,如毛毛虫中队的45位队员,开展了“在春天里种下绿色”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四、制度规约,多元评价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新劳动教育的实施,同样离不开制度的规约;新劳动教育的推进,多元评价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以制度规约新劳动教育的实施。 学校各年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劳动教育主题,各段的主题不同,劳动教育的侧重不同,劳动教育的目标也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各中队的队员互相协作,群策群力,在共同承担劳动职责、共同分享劳动果实中体验劳动的价值,体会劳动的伟大,感受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二)以评价助推新劳动教育的开展。 为了给学生提供展示劳动成果和技能的机会,学校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少先队大队部定期开展“生活小达人”、“最美农场主”、“校园十佳发明家”的活动。每位队员和家长承担裁判员,通过下载APP扫一扫二维码的方式,在手机端完成评比投票。 新劳动教育促进了由知识育人向实践育人的华丽转身,实现了育人模式的转型,促进了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推动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