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00后朋友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3年02月24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10天750公里!

这个“有想法”的 大学生 骑自行车返校

路上补胎。
骑行中的王璐帆。
朋友圈记录骑行过程。
王璐帆骑行到校。

    从安徽阜阳老家出发,骑行750公里,共花费10天时间,安全抵达慈溪,迎接开学。这名骑自行车来上学的大学生是王璐帆,就读于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大三学生。一路上,王璐帆骑骑停停,收获沿路美景的同时,也获得了不一样的体验。

    骑着自行车去大学

    他的想法终于实现了

    骑着自行车去大学,这个想法一直埋藏在王璐帆心中,但因为三年疫情,迟迟不能实现。今年,他终于圆梦。

    为了这趟骑行,王璐帆从“硬件”到“软件”都做了一番准备。首先是“阳康”后,他通过日常跑步锻炼、短途骑行,逐步恢复体力。另外,他还特地买了一辆新的山地车,并添置了一些简单的补胎装备,学习了补胎方法。“700多公里,一路上是什么路况也不清楚,爆胎、漏气肯定难免。万一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爆胎了,岂不是寸步难行,求助无人。所以我自学了补胎和一些简单的修车技术。”王璐帆说。

    出发前,和很多喜欢自助游的年轻人一样,王璐帆查看了很多攻略,安排了详细线路。按照计划,他从老家阜阳到六安花费一天时间,六安到铜陵一天,铜陵到宣城一天,休息整顿一天,重新启程从宣城到安吉一天,安吉到杭州一天,杭州到慈溪一天。但计划赶不上变化,一路上因为路况、导航信号、天气、体力等一系列问题,他不断调整路线,最终7天的行程,花了10天才抵达学校,期其还在杭州亲戚家做了短暂停留。

    更细致的是,他还计算出了骑行路上的手机耗电量。每骑行0.5公里,手机消耗1%的电。一路导航离不开手机,为了保证充足电量,他准备了两个充电宝。其他的行头则尽量轻便,两套换洗衣服,一台笔记本电脑,轻装出发。

    在一路的重重困难中

    体会生活中的“远方”

    王璐帆是个高高瘦瘦的大男孩,讲起话来神采奕奕,很是开朗,但被问到一路上印象最深的事情,他的第一反应竟然是摇着头说:“太危险了,我真心不建议其他人也这么做。”

    “在某些路段的国道上,都是大车,加上下雨路滑,在旁边骑行真的非常危险,穿着雨披更加危险,索性淋雨前进,现在想想也是后怕。”王璐帆说,“在安吉到杭州的路上,途经隧道,视线暗加上大车多,隧道给人感觉空间局促,一路心惊胆战,有种随时会被经过大车吸过去的感觉。驶出隧道的那一刻,腿都软了。以后骑行一定要尽量避免穿隧道。”

    一路骑行,经历了多次爆胎、山里导航没有信号,不过这些对王璐帆来说解决起来不算难,最需要克服的是寂寞。靠着听歌和一股执着的毅力,他一路坚持。

    虽然有危险,不建议其他人尝试,但王璐帆对骑行却不曾退缩。“经过这一次尝试,我知道了如何选择路线会相对安全,以后也会加强身体锻炼,提高骑行技术,完善装备,让自己在路上更安全。”王璐帆的心里还有个更大的梦想,那就是在毕业前挑战318川藏线。

    到学校后,他在朋友圈写下了一段话:“2023年第一个小目标已经完成,虽然旅途中流血流汗,每一个坡都是需要面对的困难。但生活不只有磨难,还有远方。期待下一段旅途的开始。”

    在学校,王璐帆是新海学院2020级的班长,新海学院副院长漆良涛评价他是个成绩优秀、想法独到的学生。他还是学生助理联合会的一名助理,在指导老师赵萌星眼里,他踏实能干、办事认真,敢于挑战自己,有责任心又很有毅力,为人热心开朗,交友广泛,乐于助人,也是出了名的运动小达人。“学校里跑步打卡一学期跑满78公里即为满分,他一学期起码打卡410公里。”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