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山海牵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3年02月2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天山脚下的追梦教育人

宁波又一批援疆教师出发了

援疆教师机场合影。记者 张培坚 摄
和家属依依惜别。
董卿的学生写的贺卡。受访者供图

    25日早上5点半,天才蒙蒙亮,宁波栎社国际机场里,准备启程教育援疆的老师们陆续抵达。他们搭乘早上7点多的飞机,飞往4500多公里外的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开启一年半的援疆之路。

    宁波今年共有52名教师组团式援疆,分两批出发,之前已有3位老师出发,做好对接准备工作。当日从宁波出发的48人,分别来自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高和中职学校,另有1位老师随省队出发。

    □现代金报丨甬上教育

    记者 王伟 樊莹 林桦

    “做天山脚下的追梦教育人”

    在机场大厅,有一位老师忙碌地指挥大家合影留念,他是此行管理团队之一的沈松斌,来自宁波市同济中学。“受宁波援疆指挥部和市教育局的委托,我此行的中心任务是平安、顺利地将大家带到库车。之后我将和其他14位普高教师一起,到库车二中开展支教工作。”沈松斌说。

    年前,得知有这样一次援疆支教的机会,沈老师和家人商量后就报名了。“算是一种教育情怀吧,一方面作为教师,想把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与大家分享,尤其是大西北地区,另一方面,援疆支教也能让自己的人生更厚重。很庆幸能作为宁波教育的一分子,为新疆的教育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沈松斌的决定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他正在读初三的女儿对爸爸说,“你放心去吧,我会照顾好妈妈的。”

    一大早,沈松斌告别还在熟睡中的女儿出发了。“前一天晚上,她用力抱了抱我,说接下来有一段时间见不到了,要抱一下。”

    据了解,此次援疆的老师们,年龄大多为三四十岁,是既年轻又富有工作经验的骨干教师。团里年纪比较小的两名教师出生于1989年,其中一位是来自镇海区实验小学的语文老师罗彦,她支教的学校是库车市阳明小学。

    “出发之前,我向之前援疆过的老师请教,对宁波对口援疆尤其是教育援疆的情况作了大致了解,以便后续工作正常开展。到那边以后,我将负责阳明小学的语文教研工作,希望自己不光带好一个班,还能带好一个团队,做一名天山脚下的追梦教育人。”临行之前,罗老师说,虽然有对家人的不舍,但更多的是对援疆生活的一种期盼。

    “前后方联动,做好保障工作”

    沈松斌老师的妻子也是一位教师,当天早上,她来到机场送行。“有点不舍,这是人之常情吧,但还是很支持他去新疆。作为一名老师,走出去看一看,这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对女儿来说,爸爸有一段时间不在身边,也是一种锻炼。”

    还有妈妈带着孩子一起来送行的。“要分开一段时间,很舍不得,但支持他,他是去为新疆的教育事业作贡献,我们要做好后勤保障。”李兴贵中学副校长董卿的妻子带着还在读小学的儿子来为丈夫送行。一大早,小董同学就爬起来了,他想在机场和爸爸说一声“一路顺风”。

    另外一支充满了同事友谊的送行团队颇为醒目,他们是来自惠贞书院的体育老师,带着鲜花,来为援疆支教的陈老师加油鼓劲。“一大早,我们就开车到陈老师家,接上他再一起来机场,祝他在新疆工作顺利,生活愉快吧。”同事们说,尽管去援疆的只有陈老师一个人,但他代表的是体育组这个团队,同事们是他的大后方,如果有需要,接下来会前后方联动,一起做好教育援疆工作。

    教育援疆,一棒接着一棒

    多年来,宁波已经为教育援疆做了很多探索,“全链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飞地”“共享教师”“领雁工程培训”等宁波教育援疆模式广受肯定。

    此次,老师们将以“小组团”的方式,分赴库车市第二中学、库车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库车市慈孝书院、库车市阳明小学、库车市应麟幼儿园等多所学校(幼儿园)。他们将接过接力棒,在接下来的一年半时间内,作出属于他们的努力。

    到场送行的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宁波市教育局一直以来对援疆教师的选派工作高度重视,这支队伍里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遴选工作,早在去年9月份就开始酝酿,是经过教师们积极申报,校、区、市层层审核选优组建的。“通过这一年半的历练,希望他们成为一支更能吃苦奉献、更能实干创新、更加一流的甬城教师队伍,为甬库两地教育事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背后的故事

    连续四年接力援教 他们义无反顾

    2月25日,对宁波市李兴贵中学语文老师董卿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他要出发去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开展为期一年半的援疆工作,他也是该校派出去援教的第四位老师了。巧的是,当天也是董卿37周岁的生日。

    最舍不得的是家人

    最感动的是学校支持

    临行前一天晚上,董卿依然按照教学工作计划开了家长会,值好援疆前的“最后一班岗”,回到家将近九点了。刚进家门,只见他四年级的儿子手捧着一块小蛋糕,说要提前祝爸爸生日快乐。平常在孩子面前一直是严父形象的董卿,眼睛一下子就湿润了。他对儿子说,“以后要好好照顾妈妈,因为你是家里唯一的男子汉了。”

    “儿子还难得地撒娇,说要跟我一起睡,睡觉的时候小手还一直拉着我的手不肯放。要是在以前,他这么黏人早就被我‘教育’了,但是此时此刻,我却把他的小手拉得更紧了。”董卿表示,确定要去援疆后,家里的气氛就有些“微妙”。“我们都很清楚,要错过彼此一年半的光阴,但我们都在故作轻松。”

    同样舍不得的,还有董卿的学生们,不少学生给董卿写了贺卡。“董老师,我多希望你可以带我们到毕业啊。”而李兴贵中学作为董卿的“娘家”,给予董卿的支持令他宽慰。“不管是校长还是老同事都对我说,去新疆后,家里如果有事,不管是修电器,还是需要搭把手,都可以打电话通知他们。学校对我来说是最坚强的后盾。”

    连续四年派教师援教

    为教育共富助力

    宁波市李兴贵中学派教师援教已经不是头一次了。校长周孝辉告诉记者,从2020开始,学校陆续派老师前往丽水市庆元县、四川省彝族自治州支教,算上董卿,已有四位老师参与了援教工作。

    周孝辉表示,他非常支持老师们“走出去”,把好的教育方法带到更多的薄弱地区,用他们力所能及的方式推动教育共富。“像董卿,是我们的教学副校长,分管着很多校园事务的工作。他一走,其实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工作压力。但从长远看,这个援教经历对老师个人的发展肯定是有益的,这也是董卿作为海曙区年轻党代表的职责。从宏观上看,援教能均衡教育资源,让更多孩子享受优质教育。作为校长,我责无旁贷。”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