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理委员体验心理咨询师工作。 |
本报讯(现代金报|甬上教育 记者 马亭亭)心理学领域,有一个概念叫“朋辈互助”,指同学或年龄相仿的朋友之间进行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等心理帮助。在宁波的中小学校园里,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是班主任的好助手、是学生的好伙伴,他们就是心理委员。 为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落实“心明眼亮”工程,加强班级心理委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班级心理委员的作用,提高班级心理委员的理论素养和心理健康情况的识别能力,2月23日,宁波市古林职业高级中学心理辅导站组织全校心理委员前往宁波市中小学生成长指导中心参加心理研学活动。 半天的研学体验包括两个课程,一是培养心理复原力,该校心理老师虞杰带着同学们一起探索了“心理梦工厂”,大家一起参与团体游戏,掌握认识情绪、觉察情绪、情绪调节的方法,从而学习增加心理韧性,提升应对逆境、挫折的复原力。 紧接着,同学们还体验了丰富的心理科技展项,如VR放松设备、全息动感单车、慧眼情绪识别系统、涡轮解压、放松椅、心灵树洞。 第二项课程是由兴宁中学的心理教师孙少英和宁波中学心理教师曹怡带领的“心理师初体验”,同学们先通过一个“寻找有缘人”的小游戏互相了解、互相认识,体验了人际沟通的乐趣。随后,老师解读了倾听共情、观察同理心、做出认知觉察、引导支持、持续的学习和成长等咨询师必备的专业技能。 在初步掌握了相关咨询技能后,老师让大家以抽签的方式分成三类角色,体验心理咨询的过程。活动中,同学们充分感受了“心理师”的风采,他们佩戴身份牌,体验了心理师、来访者以及观察员的不同身份,出色地完成了各自的活动任务。 参加完半天的活动,该校21学1班心理委员柳若绫颇有感触:“我感受到心理师这份职业的重要性,也体会到了助人自助的温暖与快乐,还学会了很多心理辅导的技能,回去以后,我更有底气做好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了,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同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