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金评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3年03月03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提高职业教育地位 方能打破偏见

    因为新设立9所职业院校,位于中部地区的河南职业教育再次受到关注。在网友评论中,“作为高考大省,多设两所好大学不行吗”“新设立9所职业院校还不如增加一所本科”等质疑并不少见。

    (3月1日《工人日报》)

    显然,“为何新增的9所高校均是职业学校”在河南备受热议和关注的背后,一方面是社会各界对于教育优质资源不足的忧虑,另一方面则是对于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依然不高。

    职业教育在社会上的认可度上之所以不高,主要因素是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比如,“孩子考不好,只能报职校了。”在部分人的偏见中,职教是中高考失利学生不得不选择的方向,职业教育就是“差生”托管。

    当然,也要看到,职业教育之所以不受待见,也与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升学、就业、职业发展前景等多方面存在不平等,以及不少初高中学校追求升学率,忽视职业启蒙和职业规划教育;中学校企合作几乎为零,校方缺少职业启蒙教育等息息相关。

    所以,要想消除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接受度,首先要大力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换言之,光在立法层面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远远不够,还必须通过相应的执法和司法等予以具体贯彻落实,以确保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地位”的实现。其次,政府等相关部门要通过各种窗口,将职业教育“秀”给社会看;要以科学依据分流职教和普教,从根源上扭转师生偏见;要将职业启蒙教育引入中学课堂,让学生对不同职业有充分认识;要建立校企合作,普及校校合作,增加职业见习等实践机会。

    职业教育应该是为了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同时满足行业和企业的期望。因此,要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要从根本上消除公众对职业以及职业教育的社会歧视,既需要职业院校打铁还需自身硬,提高办学质量,也需要打破就业壁垒,优化职教生的就业环境,打通职校生在用人单位的上升通道,全面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待遇,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学校、企业乃至全社会等多方努力。

    王志顺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