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研学ing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3年03月0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寻找海丝遗迹 学习传统建筑工艺 制作金团……

有趣又有料! 甬上 研学 走进天童老街

同学们在天童老街寻找海丝文化。
走进天童老街。
在海丝寻迹文化馆里参观。
在海丝寻迹文化馆里参观。
制作金团。
玩套圈游戏。
体验活字印刷。

    “我们准备好了!”

    3月2日,鄞州区东吴镇天童老街响起了整齐的口号声,来自宁波市新城第一实验学校的400余名学生来到这里,参加海丝寻迹研学活动,这是由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宁报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执行的今年首场春季研学活动。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张培坚

    早春的阳光灿烂,保留着传统风貌的老街悠长又有韵味,同学们秩序井然地踏进天童老街,寻找海丝遗迹、学习传统建筑工艺、体验活字印刷、制作金团,开启了一场文化之旅。东吴镇有着1700多年的历史,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崛起和辉煌,至今仍保留着众多的海丝文化遗迹,在宁波的海丝史迹中占据重要地位。

    “海上丝绸之路主要包括东海和南海两条航线,青瓷、茶叶、书画等物品源源不断地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输出到海外……”在海丝寻迹文化馆里,工作人员向同学们介绍了古代明州(宁波)在建筑文化、茶文化、陶瓷文化等方面与日本、韩国以及部分东南亚国家的交流情况,同学们边听讲解边在研学手册上奋笔疾书。

    “原来我们宁波工匠这么厉害呀,在宋代还援建了日本奈良的东大寺!”303班的王梓屹边在研学手册上记录,边感叹道。

    “人的甲骨文写法是一个侧身而立的人,显得谦恭有礼。”在活字印刷教室里,工作人员给同学们讲解着汉字的起源,从甲骨文、金文到行书,它们的演变过程和字体变化让同学们直呼“好有意思哦”!

    讲完汉字的演变,同学们便迫不及待地体验活字印刷术。拿起刷子,轻轻地在模版上刷上墨汁,放上纸,小心按压,不久,一首《凉州词》便跃然纸上。“活字印刷十分有技巧,古人的智慧真挺高的。”305班的谢丰泽拿着自己印出的作品说道。

    “我国古代主要有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建筑结构,当然最神奇的是榫卯工艺。”在木作研习社,李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木匠曾经是三百六十行中有相当地位的一门手艺行当,而天童一带的木匠更是颇有名气,“一把斧头一把刀,房子造了半天高”。传统木匠的工艺技术让同学们听得入了迷,李老师顺势让大家体验鲁班锁,考验同学们不用一颗钉子的情况下,将十几块木块严丝合缝地固定在一起。同学们两两合作,边琢磨边动手。“保国寺就是这种榫卯结构,没想到拼搭起来这么难。”一位同学感叹道。

    “大家猜一猜,这黄色的是什么原料?”在民俗体验教室,天童原住民给同学们讲解金团制作技巧。对于同学们来说,一道传统天童点心自然吸引力极大,大家洗干净手,将热乎的团子搓圆,裹进豆沙馅,撒点松花粉,再按在刻有吉祥图案的木刻模子里,向下一翻,一枚金团就做好了。“我要带回去给爸爸妈妈品尝下我自己做的金团。”不少同学还舍不得吃,将金团装进打包盒准备带回家和家人一起分享。

    研学活动上,还有热闹的五子棋大战、投壶套圈、丝路运输游戏等活动,欢声笑语在天童老街飘荡……

    “活动丰富精彩,有料有趣,在玩中学,学中玩。”宁波市新城第一实验学校副校长符亚文说,这次研学不仅受到孩子们的热烈欢迎,也实现了学校研学优学的活动目标,值得推广。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