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生向刘明敬少先队礼。通讯员供图 |
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60年来,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雷锋精神也被各行各业的一位位新“雷锋”传承。 连日来,江北区实验小学组织开展“寻访身边活雷锋”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探寻身边的活雷锋,感悟雷锋就在身边。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马亭亭 通讯员 赵宇飞 唐军 寻访全国劳动模范 刘明的事迹让学生感动 当天,该校601班的4位同学来到刘明的家里 ,聆听“身边的雷锋”故事。 刘明,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铜奖获得者、浙江省直机关首届道德模范、宁波市十大文明之星、宁波市城管义工之星,2022年度宁波市优秀志愿者。 “这么多年来,是什么力量支持着您做了这么多好事?”听说刘明从事志愿服务已有30多年,学生们好奇地问。 刘明告诉学生们,这么多年来,他一直把“雷锋精神”放在心上。小到在小区里捡垃圾,路上帮忙补轮胎,大到跳进河里、奔进火场救人,还用全国总工会的“劳模奖金”资助贫困生,参加无偿献血,自己做过多少好事早已记不清了。 “您在做好事的时候,有没有被人不理解的时候?那个时候,您是怎么想的?”面对这个问题,刘明回答学生们:“我的想法就是,当选‘劳模’是我的过去。但劳模并不是完人,也是有血有肉,也会有缺点。我也有不少的缺点,人家指出我的缺点,我就改进。虽然我现在已经退休了,但是我还保持这样的心态,而不是躺在功劳簿上享福。” 学生们还了解到, 在过去的一年,刘明作为交通志愿者,风雨无阻坚持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累计参加了84个早高峰执勤,志愿服务时间达137.6小时。而且,他近期又做了一个决定,就是在百年之后捐献遗体和角膜。 参与访问的袁涵彬同学说:“刘明伯伯的事迹让我非常感动,快乐在于奉献,做好事之后就会踏实。” 为居民免费理发9年 服务超过5000人次 603班的王若姮同学寻访了海曙区望春街道春城社区的一位社区“名人”—— 周仁定,人称“周大哥”。 “周大哥”今年已经70岁。每周二和周三上午9点,他分别到老家高桥镇新庄村和自己的居住地春城社区服务站,为老年居民免费理发。这样的习惯,他已经坚持了9年,服务超过5000人次。 “真了不起,那您以前理发师吗?”王若姮同学不禁好奇地问。 “当然不是。”周仁定聊起了小时候的事情,原来周仁定家里人多,他是老大,还有4个弟弟,小时候五兄弟理1次发就要花7角5分,是笔不小的开支。当时17岁的周仁定就一咬牙花3元钱买了个手动的推子,拿弟弟练手,自学理发。他还时不时去理发摊子边偷师学艺,理发手艺越来越好。 周仁定退休后主动参与了一个志愿者团队,每天到公园里摆摊,免费为有需要的老年人理发。后来搬到春城社区后,他又开始为社区居民公益理发。社区有一位何师傅,让周仁定理发2年多,有一段时间突然不来了,原来他中风下不了床了。于是,周仁定在社区理发工作结束后,每个月都主动上门为何师傅理发,就这样坚持了1年多,直到何师傅搬走。 寻访结束后,王若姮同学有了很大感悟:“周爷爷的故事给了我启发,其实做好事根本不需要去寻找,它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把好事一直做下去。我真正理解了雷锋叔叔说的那句‘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地有益于广大群众’的真正含义了。” 其他班级的同学们还寻访到了常年献血的爸爸、英勇救人的叔叔、抗疫医护人员、捡垃圾的登山者等身边的“活雷锋”,看到有许多平凡人在践行着雷锋精神,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