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特别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3年03月0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更好地给家庭教育提供资源和服务?

讲做法、谈体会、提建议,这场座谈会干货满满

座谈会现场。

    2022年1月1日起施行的《家庭教育促进法》将家庭教育从传统“家事”上升到了“国事”,其中明确规定,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今年1月,教育部、中宣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各方在协同育人中的职责定位及相互协调机制。

    校家社协同育人,成为新时代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但不可否认的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不少人都把孩子的教育寄托于学校,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与意义。

    3月3日,宁波市教育局关工委召开了家庭教育协同育人座谈会,来自市妇联、市教育局、教科所、宁波开放大学家庭教育学院、关工委家庭教育讲师团、媒体、家长等多方代表,讲做法,谈体会,提建议,共同探讨家庭教育协同育人工作。

    □现代金报|甬上教育 记者 马亭亭 通讯员 王亦敏

    A 现状

    “教育是学校老师的事”?

    不少家长缺乏家庭教育意识

    有一句话,说的是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总有一个“问题家庭”。“问题学生”的背后,往往和亲子关系紧张、父母离异、留守等情况相关联,这些情况使得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缺爱、缺安全感,导致行为偏差。

    《意见》中对家长责任做了明确,包括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主动协同学校教育和引导子女体验社会,涵盖了培养向上向善家风、树立科学育儿理念、对子女多陪伴多关爱、多尊重多理解、多提醒多帮助这样的细节,足见对家长的期许。

    当天的座谈会上,一位家长以自身为例分享育儿经。她认为,孩子越小,受家庭影响越大,家庭学习环境和氛围的营造至关重要;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家长的关注点需要从衣食冷暖等生理方面转移到心理成长方面,引导孩子成为心智成熟、能承担责任的人。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家长的学习力,成为一个学习型、智慧型家长。

    对许多家长来说,他们虽有家庭教育的热情,但很多缺乏家庭教育经验和专业知识。同时,还受家庭成员教育观念上的分歧以及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管教孩子等多方面影响。当然,也有许多家长缺乏家庭教育意识,认为教育是学校老师的事。

    B 要求

    学校指导家庭教育

    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活动

    《意见》明确了学校要充分发挥协同育人主导作用,要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把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作为重要职责,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家庭教育指导活动。

    实际上,长期以来,宁波市、县两级始终把学校家长学校建设作为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加强工作指导和规范管理。目前,全大市783所中小学校和1053所幼儿园全部建有家长学校。市、县教育系统坚持会同市、县妇联部门组建家庭教育讲师团,为学校、社区、农村、企事业单位等提供菜单式指导服务。此外,推进数字家长学校建设,开发家庭教育课程资源,指导家长进行网上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

    家长学校有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在探讨过程中,与会嘉宾们发现,许多学校还存在线下家长学校开课较少的情况,有些家长在孩子小学6年期间只接到过一次参加学校家长学校的信息。虽然有许多线上的家庭教育优质课程,但也存在学校通知不到位,或家长不放在心上、不主动学习的情况。

    要发挥协同育人机制的作用,学校就要加强家庭教育指导,给予家长正确的教育理念引导,指导家长掌握家庭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学校要办好家长学校,认真听取家庭的呼声和建议,把其作为家校沟通的重要途径,作为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大课堂。

    C 目标

    统筹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打造宁波家庭教育品牌

    强化社会教育资源建设和供给,是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体系的重要一环。《意见》指出,要完善社会家庭教育服务体系、推进社会资源开放共享、净化社会育人环境等。

    在宁波,许多单位提供了家庭教育资源供给和服务。如宁波市妇联下设的宁波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长期以来着重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宣传,通过公众号互动宣传学习、组织家庭知识竞赛、家庭教育讲师团专家宣讲等形式不断深化家庭教育工作。在新形势下,接下来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将夯实队伍,继续组织家庭教育讲师团实施线上线下送教,明确市-区县-乡镇三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职责建好框架,组织一批面对家庭教育工作者开展的专业指导培训,策划“甬尚家长说”家庭教育品牌发布会和融媒体访谈等。

    除了公共科普宣讲,宁波还有许多公益性的家庭教育服务团队。如海曙区关心下一代银发志愿者协会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室,它由一群退休教师聚集在一起宣传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宁波市教育局关工委讲师团骨干、宁波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特级教师范树怀,在座谈会现场带来了他30余年对家庭教育的探索与研究;讲师团骨干、宁波第二技师学院关工委副主任邵莉分享了“胖妈妈热线”的工作经验和思考。

    在家庭教育研究方面,宁波创新举措,在2021年5月成立了南京师范大学宁波家庭教育研究院,该研究院由南京师范大学与宁波开放大学联手打造,致力于探索家庭教育体制、机制、标准、模式、道路,探究解决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下的家庭教育问题。

    2021年8月,宁波市教育局成立了宁波市中小学生成长指导中心,通过体系搭建、课程建设、师资培养、资源整合等途径,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在小学至高中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提供理想、心理、生活、学业、生涯等各方面精准的成长指导服务,针对当前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盲区和痛点,提供可行性指导方案。

    会上,新闻媒体代表《现代金报》表示,作为教育类专业媒体,理应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知识,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营造重视家庭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继续做好宁波晚报(现代金报)小记者平台,为全市中小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大课堂资源。

    座谈会历时近4个小时,通过学习、讨论、分享,增强了协同育人共识。宁波市教育局关工委主任张力鸣表示,在家庭教育协同育人中,关工委应该是重要力量不能缺席,要积极参与,家庭教育要成为教育关工委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充分发挥好“五老”的优势,在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家长公益咨询、教师培训和资源建设等方面为家庭教育助力,为主管部门出谋划策。他希望以贯彻落实《意见》为契机,各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在协同育人工作中发挥优势,主动作为,尽力为下一代健康成长服好务。下一步拟请妇联、教育等部门策划行动计划,明确目标任务、重点工作,提出工作措施,分工协作,充分动员各方力量,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培育典型,扩大宣传力度,打造宁波家庭教育品牌。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