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快板表演 |
 |
获奖选手在签名墙上留下名字 |
3月11日下午,宁波高新区实验学校新晖校区报告厅掌声阵阵,“法润童心 守护成长”首届宁波市中小学校园普法系列活动颁奖典礼在这里举行,校园普法微剧和小小普法员获奖名单同步公布,获奖学校代表、获奖学生先后上台领奖。 “举办这个活动,就是要创新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形式与内容,从传授法律知识到培育法治观念、法律意识的转变,着力提高系统化、科学化水平,切实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实践证明,这项活动受到了广大青少年和家长的欢迎,取得的效果也是实实在在的。”宁波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陈金辉寄语道。 当天,宁波市教育局、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相关处室负责人,以及获奖学生和指导老师代表、部分家长等200多人出席了颁奖典礼。 □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樊莹 摄影 张培坚 通讯员 刘德 有创意、有朝气 上百件优秀作品获奖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法治思想,扎实推进宁波市中小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建立健全我市中小学法治宣传教育长效机制,提升全市中小学生“宪法卫士”等普法宣传活动的参与度,2022年10月初,宁波市教育局联合《现代金报·宁波教育》启动“法润童心 守护成长”普法系列活动,面向全市中小学征集校园普法微剧、小小普法员原创视频。 活动一经推出,师生踊跃参与,后台收到大量优秀作品。经过初选、线上展播、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等层层筛选,35部校园普法微剧和67个小小普法员的原创视频从中脱颖而出。从情景剧、小品演绎,vlog记录再到快板、朗诵、说唱等,这些作品充满创意和朝气,让普法教育更接地气。 现场,分获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的学校代表、获奖学生依次上台,在声声祝福中接过荣誉证书。 评委赞赏作品质量高 法治教育变得活泼 千里马需伯乐,好作品的发现也离不开评委的慧眼。在这次活动中,不少普法作品让评委印象深刻。 宁波教育法治讲师团成员、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经法学院副院长庞欢点赞道,此次活动通过比赛推动了法治意识的普及,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从作品看,制作都比较精美,部分穿插了动画、特效等。虽然法律知识点讲解专业性稍显不足,但孩子们努力学习法律、运用法律并勇于表达的劲头,留给她深刻印象。 “这些作品紧扣社会热点,从生活小事入手,普及各种与同学们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直观展示同学们对法律的尊崇和感悟,让法治教育变得活泼,更容易被吸收、学习。”海曙区冯家小学法治副校长、石碶司法所副所长罗一琦表示。 “通过这种有创意、有内涵、有技术又通俗易懂的法律文化活动,既能激发未成年人的活力与智慧,也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宁波教育法治讲师团讲师、浙江高帆律师事务所主任刘志龙认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不仅是法律知识的传播,更应是法治思维、法治理念在孩子们日常生活习惯中的养成和锤炼。推广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内校外法治教育活动,是全社会所需,也是青少年成才路上的重要课题之一。 优秀作品被搬上舞台 台下一片叫好 颁奖现场,一个个优秀作品被搬上舞台。情绪低落时,碰巧有“好心人”递来糖果,你是否禁得住诱惑?宁波高新区实验学校504班师生自编自演的防毒禁毒普法微剧《糖果的诱惑》,情景剧演绎结合唱跳的表演形式,引来台下一片叫好。 这部作品从参赛初期就引起全网关注,从“宁波禁毒”“浙江禁毒”等省市禁毒办官微到“中国禁毒在线”公安部禁毒官博,再到全国多地公检法系统官博纷纷转发此剧,最终该作品也获得校园普法微剧一等奖。 颁奖现场,宁波高新区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总校长罗树庚上台领奖。他说,平时学校会利用各班级的班队课、道德与法治课以及特殊节日深入开展丰富的法治活动,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让孩子们从小知法、懂法、守法,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这次,我们高一(10)班提交的两部普法微剧作品都获奖了,同学们都很开心。今天,学校特意包了一辆大巴车,让20多位参演同学共赴盛会见证荣耀时刻。”宁波市正始中学带队老师张荣迪笑着说。活动当天,一群青春朝气的高中生,上台带着大家穿越时空,见证《宪法》的诞生与发展,作品质量和内涵得到认可,拿到二等奖的成绩。同学们感悟道,参赛过程远比成绩更重要,这是一次很好的普法机会,也是难得的成长经历。 宁波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师生共同创作的作品《局中人》也获得了校园普法微剧的二等奖。这个作品以听障学生为主人公,演绎了电信网络骗局典型案例。宁波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德育处负责人陈静提到,如何提高特殊学生的反诈意识,提醒他们切勿贪小失大,是学校拍摄此题材的初衷。通过以案释法,学生们也意识到法律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保护自己、抵御诱惑、防范侵害。 当好法律知识的传播者 让更多人加入普法行列 从学习宪法、学习民法典再到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知识,这次小小普法员们带来的作品题材广泛,关注到不同年龄段不同心理需求的学生。 “参加比赛前,我在网上阅读了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文件,学到了许多新知识,也很庆幸自己生活在这个时代。我想到小学时读过的一本书的主人公——流浪儿三毛,设想‘三毛’生活在新时代会是什么样的?”余姚市兰江中学刘司诺同学通过问妈妈、问老师、问社区阿姨、问网警叔叔、问市长伯伯、问法官叔叔等,“六问六答”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新颖的形式让人眼前一亮,她的作品获得小小普法员原创视频一等奖。 宁波市镇海蛟川书院操珃的作品《高空抛物可以报警吗》也获得了小小普法员原创视频一等奖。她分享道,在这次活动中,自己很荣幸能够担任小小普法员,通过录制普法视频让更多人了解有关高空抛物的一些法律知识。同时她也看到了其他选手的作品,有关电信诈骗、有关校园暴力等,不仅增长了见识,也提高了法律意识。“其实,法律离我们生活很近,我们不仅仅自己要遵纪守法,更要做好宣传工作,让更多人加入普法的行列。”操珃说。一个个获奖学生的感言中,充满了成就感和使命感。 宁波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陈金辉表示,法治教育要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贴近青少年生活实际,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学生的参与、互动、思辨,创新形式,切实提高法治教育的质量和实效。他勉励同学们,今后要更加广泛深入地参与普法学习活动,用自己的行为影响父母和身边的人,在全社会形成遵法、守法、普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