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认识海洋生物。 |
 |
蓝色国土课程。 |
3月9日,宁波高新区实验学校新晖校区和翔云校区的500多名学生,来到宁波海洋研究院实践创新基地进行春季研学。本次活动由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宁报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执行。 为什么鱼能生活在水里?螃蟹如何进食?海洋为什么是蓝色的?最大的海和最小的海在哪里……在研学过程中,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边看边学,聆听海洋知识,认识海洋生物,开启一场海洋探索研学之旅。□现代金报 | 甬上教育 记者 褚笑寒 探寻海洋生物的秘密 一走进宁波海洋研究院实践创新基地,同学们就被眼前的“海洋世界”迷住了。1:1蛟龙号模型、山东舰航母战斗群模型、海洋生态实验室……基地内响起此起彼伏的惊叹声。 海洋生态实验室成了同学们寻宝的乐园。这里搭建了一个人工潮汐智能生态缸,可以感受实景化的潮汐、海藻及珊瑚礁生态系统。 同学们一边观察海洋生物的活动轨迹,一边认真比对着研学手册上的图片。“哇!我找到了面包海星!”“这条鱼身上有黑色花纹,是细刺鱼!” 海洋生物自然成为研学课堂上的主角。三年级的同学们研究着《鱼的奥秘》,学习到了鱼鳍、鱼鳃的作用,还化身捕鱼小达人,体验纸网捞鱼的乐趣。看准角度,轻轻一捞,一条小鱼就捕到了! 五年级的同学们上的是《另眼识蟹》课程:一手拿着镊子夹住螃蟹,另一手拿着放大镜,仔细辨别着螃蟹身体结构上的特点。“这种感觉真新奇!”新晖校区504班的兰一感叹道,“我经常吃螃蟹,却还是第一次这么仔细地观察它呢。原来螃蟹的身体这么奇妙。” 种下一个蔚蓝色的梦 宁波海洋研究院实践创新基地由宁波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海洋大学的专家团队倾力打造,是浙江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基地内随处可见海洋生物的图片、模型以及标本,并应用VR、AR、3D等数字技术打造了沉浸式的学习空间。在研学过程中,经常可以看到同学们席地而坐,欣赏科普视频并进行互动体验。 在蓝色国土的课程中,研学导师通过一段科普短片,带领同学们学习蓝色星球的相关知识。研学导师告诉同学们:“中国地处欧亚大陆板块、太平洋西岸,拥有约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国土,不仅如此,我国还拥有辽阔的蓝色国土。”通过视频短片,同学们了解到地球上风格迥异的“海”和“洋”,学习了海岸线的重要作用。 此外,同学们还走进宁波大学梅山校区,欣赏千余种海洋生物标本,了解现代智慧生态养殖模式;在操场上当一回“小海军”,体验龙舟登岛夺旗站,加强对海洋国防的学习。 “又能学又能玩,海洋研学真有趣!”翔云校区301班曹若凯在研学课程结束后仍然意犹未尽。“今天我认识了很多没见过的海洋生物,还学到了很多海洋知识。大海里的奥秘太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