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烹饪彝族美食。 |
本报讯(现代金报|甬上教育 记者 林桦 通讯员 袁璐璐)切腊肠、炒熏肉……近日,象山港高级技工学校的食堂里格外热闹,学校为彝族学生专门准备了一场“补年节”庆祝活动。 据介绍,“补年节”是彝族传统节日,又称“麻龙火”,一般在新年之后择日“补年”,以祭奠为家园战斗的祖先。 象山港高级技工学校有27名来自四川凉山州雷波县的学子,大部分是彝族少年,他们分散在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求学。班主任们或多或少都从班上彝族学生口中听到过关于“补年节”的消息,决定帮助远离家乡的彝族学子过一个别样的异地“补年节”。 “老师,我们准备了家乡美食!”“我们想邀请汉族同学一起过麻龙火!”听说能过“补年节”,彝族学生们很兴奋。怎么过这个节?班主任们决定“放权”,由彝族学生自己安排。 学生们从宿舍里拿出了他们晒制的腊肠熏肉,和食堂工作人员商量好了时间。他们决定在有限的条件下,借用学校食堂的厨房和工具,来烹饪彝族美食。 切熏肉、架大锅……当天,食堂里欢声笑语,一道道热气腾腾的民族特色美食端上了餐桌。来自不同家庭、不同专业、不同地区的学子们欢聚一堂,餐桌上,有甬凉学子的友情交流,更有民族文化的交融。大家都表示,以后想多多参与这样有趣的民族节日。 该校创建办主任、雷波学子负责人林江南表示,学生们为求学来到象山港高级技工学校,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日渐熟悉,不同的文化背景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友情。学校会多多关注孩子们的需求,让他们感受大家庭的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