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成长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3年03月2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也说诚信”

    每年央视的“3·15”晚会,都是一场网络盛事和流量狂欢。今年也不例外,被曝光的一些假冒伪劣产品,触目惊心;一些不法商家,利欲熏心,真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比如,泰国香米选用本地大米加香料,以假乱真;美容针注射泛滥,造成消费者皮肤红肿、坏死;电动自行车头盔看着花哨,实际是样子货;主播上演苦情戏,直播带货多是压片糖果、固体饮料,价格昂贵,上当受骗的多是老人;以向老年人免费邮寄评书机为幌子,用虚假广告洗脑,以高于药店3倍的价格坑害顾客……这些行为背后,其实都指向了“诚信”二字。

    诚信二字,看似简单,但要在现实生活中践行,却是一件极难的事情。它为何重要?为何是从古到今大家都称赞的优秀品质?今天,笔者和大家聊聊。

    主讲人 宁波市第三中学 马宇婷

    商无信不兴

    在市场经济中,诚信,是塑造企业形象和赢得企业信誉的基石,是市场竞争中克敌制胜的重要砝码,是现代企业的“金字招牌”。远在古代和中世纪,是诚信使欧洲各城市之间的远程贸易成为可能,并催生了欧洲的繁荣和强大;而歃血为盟、易子而质以保证信用的无奈之举,正是对诚信、守信品质的渴求与呼唤。

    我们都知道一个故事,是海尔集团因“信”兴企。1985年,海尔从德国引进了世界一流的冰箱生产线。一年后,有用户反映海尔冰箱存在质量问题。海尔公司在给用户换货后,对全厂冰箱进行了检查,发现400多台冰箱有76台不合格。时任厂长的张瑞敏决定将这些冰箱当众砸毁,并提出“有缺陷的产品就是不合格产品”的观点,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震动。

    与此相比,“3·15”晚会中那些透支“诚信”的商家和平台注定走不远,他们终将被有关部门施以重拳严惩,被消费者唾弃和抛弃!

    商业的本质是等价交换,公平交易,不是所谓的“看清真相,制造假象”。商业的逻辑是发现需求、创造价值、满足需求、获得回报,诚实,守信,公平,规则,仁义,是这一逻辑行为的价值基石。因此,市场经济天然的是信用经济。任何一个市场中的经营主体,唯有诚实守信尊法守法,方能生意兴隆,行稳致远。靠打监管的“擦边球”,玩蒙人的“障眼法”,甚至直接挑战法律的尊严,赔本翻船是迟早的事。正如《世说新语》所言:小胜靠智,大胜靠德。诚信是财富的种子,只要你诚心种下,就能打开金库的钥匙。

    人无信不立

    在市场经济中,能放弃眼前利益的诚信商人实属难得。但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提到“诚信”一词的时候,都认为很容易办到。小时候,家长会教育我们,去他人家中做客要有礼貌,不要乱碰人家的东西,那时候我们理解诚信是一种修养;上学后父母告诉我们,借同学东西用完后要及时归还,那时候我们理解的诚信是一种素质;长大后父母告诉我们在外为人处世要诚信为先,切莫欺人欺己,我们所理解的诚信就是一种品质了。那这些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春秋时期,鲁国的曾子杀猪,只为了用实际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晋国的程婴,忍辱含垢二十载,养育赵氏孤儿,只为兑现对公孙杵臼的承诺。这些古人一诺千金、说到做到的品质,受到世人的敬仰与赞颂。

    诚信发展到今天,它早已不仅是我们高尚的人生追求,它还是优良的学习品质和立身处世的根本原则。

    比如学术诚信。它主要体现在考试、作业、实践报告、实验室或研讨会等方面。恰当引用和自由表达都是必不可少的,不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都要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杜绝作弊、剽窃和抄袭等行为。

    又比如防疫诚信。当前流感正处于高峰期,感染甲流的小伙伴越来越多。虽然甲流不如新冠肺炎疫情管控严格,但还应严格遵守学校有关要求,及时就医,如实向班主任报告个人检测结果,不瞒报、谎报,当隔离期满传染性消失才可去学校。

    还有跟我们学生有关的就是贷款诚信。助学贷款是向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提供贷款帮助,包括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贷款、校园地贷款及一般商业助学贷款四类。获得助学贷款后,借款学生一定要按时足额还款,还款情况将被载入到你的个人信用报告中, 将来可能影响到买房、就业等各方面,一定要记得及时还款。

    除此以外,还表现在很多不起眼的小事,比如你答应朋友的事情都做到了吗?你每次自习课都能安静不影响别人吗?到了四下无人的地方你还能要求自己垃圾分类吗?

    厚德必有邻,德高必望重。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本身就具有强大的道义光辉和人格魅力,与这样的人交往,心里踏实。与这样的人合作共事,没有信任危机,也许诚信的品质还会具有磁石一般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让学业、事业蒸蒸日上。

    国无信不强

    诚信是一个人道德的“名片”,更是一个社会品性的高峰。中国发展到今天,我们所追求的不应该仅仅是物质经济上的腾飞,更应该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飞跃。

    追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成功与失败往往都系于一个信字上:周公吐哺,以成西周王业;重耳退避,始有践土会盟;商鞅徙木,厥有秦国变法;高祖约法,方取汉室天下;玄德三顾,遂可中原逐鹿;唐宗从谏,世传大唐盛世。而失信者失败者也是数不胜数:幽王烽火,失信诸侯,西周亡国;赧王失信,债台高筑,东周被灭;项王负约,迁徙汉王,乌江自刎;崇祯狐疑,数易内阁,明朝覆灭。至今,延绵数千年的诚信精神早已深入人心,代代相传,并作为东方文明的精髓传遍全世界。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讲诚信,承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但出尔反尔,说一套做一套。在世界人民面前丧失信任,无异于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今年是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在成立之初,它也饱受西方国家质疑和非议——在经济上取得成功的中国必然想要推行新的霸权,在亚洲建立以中国为核心的秩序,以对抗旨在遏制中国在该地区影响力的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提出的“重返亚太”战略。但其实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7年“一带一路”峰会上庄严承诺:“中国愿同世界各国分享发展经验,但不会干涉他国内政,不会输出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更不会强加于人。我们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会重复地缘博弈的老套路,而将开创合作共赢的新模式;不会形成破坏稳定的小集团,而将建设和谐共存的大家庭。”

    十年过去,中国向世界表明,自己选定了21世纪的路径:致力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强调柔性的共同利益可以超越硬性的摩擦、对立与冲突,力图在和平与共同发展愿景的基础上构建新型的人类社会关系。投资数千亿元的真金白银,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诚信。

    大国要有大胸怀、大气度、大格局。一个在国际交往合作中坚持正确义利观、坚持以诚待人、以信为本的国家,才能赢得国际社会由衷尊重,才能广交天下友。

    综合上述,诚信,往小里说,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往大里说,它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生存之基。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