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缤纷校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3年04月11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镇中学子上演“大观红楼” 看得嘉宾“一醉不起”

同学们表演“刘姥姥进大观园”。
同学们积极抢答。

    “宝玉在太虚幻境看到了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袭人属于哪一册?”

    “跛足道人赠给病重的贾瑞一面‘警幻仙子所制,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的风月宝鉴,这一面镜子的正面是(   ),反面是(    )。”

    “黛玉写毕《秋窗风雨夕》,宝玉头戴大斗笠,身披一蓑衣,夜访潇湘馆,临走时,黛玉送宝玉一盏灯以点亮夜路。此灯名为(   )。”

    ……

    你会不会以为这是高考题?不是的,这是镇海中学“大观红楼”中的竞答题。

    □现代金报|甬派 记者 王伟 通讯员 曾昊溟 王振

    点评专家

    高度评价这场决赛

    4月6日晚的镇海中学第一报告厅内,座无虚席,就连过道上,都是搬着小板凳来观战的同学。这是一场“大观红楼”的决赛,也是镇海中学为期一个月的第8届汉文化节收官之战。

    这一晚,一出出《红楼梦》在报告厅上演。汉服秀、刘姥姥进大观园表演、“百战百胜”答题、“齐头并进”策划宝玉的婚礼……活动中,既有欣赏演出的悠闲,也有答题晋级的紧张。点评嘉宾、被誉为“宁波红楼摊主”的宁波市社科院副院长鲁焕清在现场说:“我酿的酒喝不醉自己,今晚镇中学子演泽的‘大观红楼’却让我一醉不起。”可见其对此次活动的评价之高。

    当晚,涌现出了多名“红楼达人”,关于红楼人物、菜肴、服饰、诗词等方面的题目,都难不住他们。在宝玉婚礼的策划案中,涉及到对细节的掌握,令老师们发出了“匪夷所思”的感叹。这其中,冠军组别的骨干选手张悦宁尤其令人印象深刻。她在婚礼策划案中侃侃而谈座位怎么安排、菜品上哪些、甜点饮料有什么、节目表演哪些、大家如何分工等,可以看出她把书读得有多细、多深。

    “红楼达人”这样读红楼

    张悦宁读了几遍《红楼梦》?她是怎样读《红楼梦》的?比赛结束后,记者采访了这位姑娘。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张悦宁第一次读红楼,但当时还小,不太理解,读到第30回,她放弃了。真正喜欢上这部小说,是在高中开始前的那个暑假。大概是有了更多的知识积累,再次拿起时,她觉得挺有意思的,不但读完了整部《红楼梦》,还找来了《白先勇细说红楼梦》《蒋勋说红楼梦》《王蒙讲红楼梦》等评说红楼的著作来读。甚至,她自己写了四五千字的文章,来分析贾环和探春的生母赵姨娘,宝玉的奶娘赵奶妈,以及宝玉的母亲王夫人,探讨封建时代不同身份地位的“母亲”。为了写这篇文章,张悦宁将相关章节看了一遍又一遍。

    如今的张悦宁,将《红楼梦》放在椅子旁边的袋子里,有时间的时候就拿出来翻一翻,不会再完整去读一遍,但遇到不熟悉的细节处,又会再翻看。她会模仿里面的诗词,自己写一些诗,然后让同学猜这是谁写的。

    因为喜欢《红楼梦》,她去了南京的江宁织造博物馆(内有红楼梦曲展馆)、昆曲博物馆。“看过博物馆,会对书中的内容有更好的理解,比如会对大观园有一个更加立体的感知,对里面的戏曲等也会有更深的体会。”

    张悦宁的同班同学李承澄,在“大观红楼”中是亚军组的骨干选手。“读过三四遍《红楼梦》,会做一些读书笔记,因为学校有这样的活动,会比较注意书中的一些细节描写。”李承澄说,“大观红楼”这样的活动对于促进同学们阅读经典,无疑是有帮助的,“活动吸引了这么多同学,背后是大家的青春故事和阅读故事。”

    语文组老师磨题一个月

    红学之美,美在字字玑珠,如梦如幻,更美在人生百态,包罗万象。但实际上,有相当部分的学生会觉得《红楼梦》难读、难懂。那复杂的人物关系,那时不时出现的诗词,让很多同学望而生畏。“我们的汉文化节已经举办8次,‘大观红楼’活动也办了三届了。今年,我们语文组十来位老师,在一个月内不断磨题,才更新了这一整套的题库,既要有一定难度,又要有趣。我们希望用这样的活动,丰富大家阅读红楼的形式,带大家进入红楼之门,之后,同学们可以自由、随意地享受红楼之美。”镇海中学语文老师叶隆晓告诉记者。

    叶老师观察到,部分高一时在“大观红楼”活动中表现一般的学生,高二参加活动时有了更好的表现。也有喜欢红楼的同学,因为“大观红楼”活动,相互之间增加了了解,平时也会增加交流,以文会友。

    除了“大观红楼”,今年的汉文化节中,老师们还精心策划了汉字书写大赛、辩论赛、“我是剧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尽量让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其中,从眼到耳、从身到心,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