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思政课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3年04月2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品行端正方能无所畏惧”

帮学生扣紧第一粒扣子 他的思政课刷爆朋友圈

毕业前的“最后一堂思政课”今起征稿

    昨天,记者的朋友圈被一个视频刷屏。视频中,一位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毕业班的学生们说:“希望你们以后不管走到哪里,都能有所为,有所不为。坦坦荡荡地为人,堂堂正正地行事。品行端正方能无所畏惧。”

    这位老师是海曙外国语学校青林湾校区的思政课教师林云。他是出于怎样的原因上这堂课,又为什么要对学生说这些话呢?记者走进学校,面对面采访了他。原来,这是他面向初三学子上的最后一堂思政课。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林桦

    牢记“规则意识”

    他想帮学生扣紧第一粒扣子

    “我有这个想法其实已经很久了。”林云老师笑容可掬,说话的声音柔和却有力量。

    “初三学生的学习压力都挺大的,临近中考,大家都默认他们应该把所有心思放在学习上。但作为思政老师,我除了希望他们能考出理想的成绩之外,还想帮他们‘扣上第一粒扣子’。不仅要扣上,还要扣紧。”林云想在毕业前,给学生们最后敲一次警钟,让他们牢记当代青年应有的“规则意识”。

    林老师告诉记者,当天的思政课,他是以“消费券”这个话题引入的。“政府发消费券,这本是一件惠民、推动经济增长的大好事,但偏偏有人钻空子,用非法手段为自己牟取利益。”林云担心,学生毕竟未成年,三观还未完全定型,如果被人教唆,会不会被带偏?

    因此,在最后一堂思政课上,林老师给学生们举了很多例子,有不法分子利用消费券“刷单套现”的,有“倒买倒卖”消费券的,他们都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在此之前,这些人可能也都是普通人,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城市、普通的家庭。在偶然一次使用消费券时,萌发出了套现的想法。最后没有守住原则和底线,才越陷越深。”

    “这就是规则意识缺失而导致的结果。最后一堂课,我想强化学生们的规则意识,让他们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样方能抵御未来的一切诱惑。”林云如是说。

    生活处处有规则

    敬畏“规则”才能拥有自由

    在课堂上,林老师问学生们是否做过打破规则的事情,当以冲破规则为代价获得了暂时的利益,又有怎样的感受。

    “一开始,没人愿意分享这类事情。他们有的在思索,有的紧抿着嘴唇欲言又止。我就鼓励他们说出来,畅所欲言。”林云说,过了一会儿,就有学生分享了。

    有的说,“爸妈规定我要早点睡觉。但其实有时候,我会半夜悄悄在被窝玩手机。刚开始的时候还担心被发现,后来次数多了也没感觉了”。

    还有一个同学接过话茬说,“我也是,我也经常偷偷看小说”。

    “我便告诉他们,这些是家庭生活中,父母给他们设定的规则。规则有大有小,有家庭规则,有道德准则。而底线规则就是我们的法律。冲破规则可能会让你感受到获得自由的快感、得到利益的窃喜感。但这个‘甜头’会在你的心里埋下种子,长此以往,你的底线会越来越低,离法律的红线会越来越近。”林云说道。

    再过五十多天,这批初三学子就要毕业了。林云说着,眼里流露出不舍。“未来他们上了高中,可能会住校,那么就需要遵守寝室的规则、与室友相处的规则。再长大,进入社会后,还会有为人处世的规则、公司的规则。大家都不想被人管,都想追求自由。但生活处处有规则。敬畏规则,才能享受自由。”林老师希望这群孩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能记住这句话:品行端正才能无所畏惧,才能真正拥有自由。

    师说

    道德与法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他学科,老师们的最终目标是希望学生能拥有学科素养,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而我的课程,其实是在培养一个有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担当的人。每一堂思政课,都包含着我对学生们的爱和期盼。我希望他们都能成为朝气蓬勃、有责任和担当的好青年。

    九年级学生即将毕业,开启人生新的征程。或许他们现在纠结的,仅仅是晚上该不该偷偷玩手机这类小事。但以后他们可能会面对更多的选择题,而有些选择关乎底线,不容踏错。

    虽然九年级复习任务繁重,但我想,在这阶段的思政课不应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需要我们教师引导孩子逐渐成长为一个“大写”的时代新人,这才是思政课的价值所在。

    毕业前的 “最后一堂思政课” 今起征稿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再过一段时间就是毕业季,中小学生即将升学,踏上新征程。大学生即将离开象牙塔,正式进入社会。在这个特别的阶段,作为思政课老师的你,想对毕业班的学生说些什么呢?你想在毕业生的心里留下怎样的印记呢?

    可以跟他们讲讲中国故事,寄语学生以后不管去到哪里,都要带着中国梦、中国魂;可以用富有时代性的语言,和学生们探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以和学生们聊聊他们当下的困惑,畅想未来;也可以利用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等红色基因库,让红色文化在学生们最后一堂思政课上“活起来”。

    最后一堂思政课怎么上?快和我们分享你的课堂吧。

    投稿邮箱:

    385747014@qq.com

    视频+文字

    投稿时间:

    即日起至六月中旬

    联系方式:

    0574-8768256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