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援疆教师视频交流慰问会现场。记者 樊莹 摄 |
今年,宁波又有52名援疆教师赴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开启一年半的援疆之旅。眼下两个多月过去了,他们的工作、生活步入正轨了吗?有什么心得体会? 4月21日下午,宁波市教育局举办了一场特别的“云端”连线活动,给远在库车的援疆干部、教师送去问候和关怀的同时,进一步了解他们在当地的情况,全力做好后方保障工作。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樊莹 通讯员 龚松林 张雅儿现任教育部第二批组团式宁波援疆教师总领队、库车阳明小学党支部书记。她说,入疆这段时间,尽管生活和教学条件比想象中艰苦,但自己和其他援疆老师们还是克服困难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有的援疆老师,早读、午管、夜自习,超负荷工作,常常回到房间衣服没脱倒头就睡了;有的援疆老师,额外任务多,需要用晚上休息时间批作业、出试卷、备课、做课件;还有的中职学校援疆教师,进校第一天,马不停蹄带着学生外出参加各类技能竞赛。看在眼里的张雅儿感动道:“不管工作多么忙碌,他们依旧敬业、乐观、积极,这种精神也深深地感染了我。” 来自于宁波市同济中学,目前担任库车市第二中学副校长的沈松斌说,开展“组团式”援疆以来,自己尝试创建“15+X”助学服务站,鼓励每位援疆老师在教学之余帮带1-2名徒弟,且每月安排2对师徒进行教学交流,加强团队研课磨课等。同时,最大化发挥援疆教师团的作用,开展仁汉大讲堂、“共享教师”计划等,受到学生、老师欢迎。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授鱼”到“授渔”,“组团式”援疆让援疆教师有了底气和信心。库车市慈孝书院书记王凯、库车市应麟幼儿园党支部书记陈娜、库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岳强三位宁波援疆教师也分别从初中、幼儿园、中职三个不同学段的教育出发,结合自身工作重点进行介绍。短时间内取得如此成绩,他们坦言离不开身后“大本营”的坚强支持,并希望进一步推动两地在教学资源、专家队伍、教师培训等方面的沟通交流、合作共享。 第十批援疆干部、库车市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副局长、江北区教育局副局长陈冬冬和第十一批援疆专家技术组组长、鄞州中学副校长吴鹏在工作交接之际,线上真挚发言。 虽然归期临近,但对于陈冬冬来说,他总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事没有做完。视频连线时,他仍在赶去开会的路上。“宁波和库车两地的教师还能开展什么样的活动?如何加强两地青少年的交流交往……”面对一连串任重道远的任务,他给援疆教师们加油打气。吴鹏也表示,将协调好各方关系,关心照顾好援疆教师,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援疆教育事业中去,续写宁波援疆事业的精彩华章。 宁波市教育局党委委员、二级巡视员胡刚强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寄语道,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新时代,在全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希望宁波援疆教师一茬接着一茬干,全情投入、全力以赴,发挥团队力量,着力提升受援地教学水平和教师队伍的素质,实现教育援疆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留下一支“带不走”的优秀教师队伍,点亮边疆学子的理想“明灯”,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贡献宁波教育力量。 一根对口援疆的红线,拉近了甬库两地距离,视频会议在满满的温情中结束。 当天,宁波教育工会相关负责人、市教育局有关处室工作人员以及远在库车的援疆教师代表出席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