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宁波艺术实验学校的课堂展示。 通讯员供图 |
“双减”下,如何基于学生的实际需求,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助力精准教学?4月25日,由鄞州区教育局举办的“鄞学减负”精准教学展示活动在宁波艺术实验学校进行。当天,宁波艺术实验学校、五乡镇中心小学等学校在个性分析的精准化、教学过程的精准化、作业练习的精准化等方面做了一些经验分享。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钟婷婷 通讯员 蔡微波 王卫栋 宁波艺术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执行校长杜斌介绍,该校自2019年起借助绿色智慧作业系统,采集学生学前、学中、学后全过程的作业相关数据,并依托云端系统提供精准学情数据分析。现场,在该校带来的一堂八年级下册的专题复习课课堂展示上,学生在智慧终端上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题,老师实时反馈学生解答,并对每道题的正确率进行大数据统计,随后开展精准教学,正确率较低的题目进行纠评,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五乡镇中心小学在两年前引入智慧作业系统,并在4-6年级段9个班级进行试点。该校校长鲍淑琴说:“试点班级的每个学生在这个智慧作业系统中都有自己的账号。学生做完作业后,可以到机器前扫码批改后的作业本,机器会快速辨别错题,归集到学生各自账号的题库中,并通过大数据比对,给不同的学生进行个性化推题。” 活动当天,鄞州区教育局还公布了首批“鄞学减负”精准教学试点学校名单,分别为钟公庙第二初级中学(应麟书院)、宁波市春晓中学、宁波艺术实验学校、新城第一实验学校、横溪镇中学、塘溪镇中学、宁波逸夫中学、宁波市行知实验小学、钟公庙中心小学、五乡镇中心小学等十所学校。 近年来,鄞州区对标教育数字化改革的标准“跑道”,从优势强项、短板问题出发,聚焦高频需求,着眼治理难题,谋划建设了一批在省市教育领域有一定示范意义的重大多跨场景,成功创成全省首批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实验区。 鄞州区教育局局长陈萍萍介绍了鄞州区在落地教育数字化改革的三个聚焦。一是聚焦“双减”落地,创新建设了“成长护航”场景,打通教育、卫健、公安、市场监管等各部门涉及学生的数据,实现心理健康、体质、课业负担、膳食营养等多数据的整合,服务于学生身心健康监测。二是聚焦民生实事,先后打造了“入学服务”场景、“党建一点通”场景、“鄞学码”场景等,其中,“入学服务”场景整合学校点位、学区范围、社区分布等时空云图,为家长及时提供招生信息。三是聚焦教育“共富”,打造了“鄞优共享”“鄞领学习”“规划布局”等一批数字化应用场景。其中,“鄞优共享”场景实现了区域内87所中小学优质课程实时共享,并实现与新疆、四川凉山等地结对帮扶、资源共享。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主任何东涛高度肯定了鄞州区在数字化改革中做出的成绩,他表示,“双减”的目的是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智慧和乐趣,而精准教学的实践就是为了奔赴这一目的。何东涛勉励参会教师队伍提高教研意识,利用好鄞州区良好的教育环境,推动鄞州作为教育高地作出更大的教育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