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宁波少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3年04月28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记者对话“储奖”作家:

文章写不下去怎么办

活动大合影。
见面会现场。
小记者们踊跃提问。

    “难度是暂时的,热情是永恒的。”

    “写下去,写好点,再好点……”

    4月22日下午,在余姚书城举行的第10届储吉旺文学奖获奖作家读者见面会上,7位“储奖”作家从各自擅长的文学领域出发,妙语连珠,向在场的近50位宁波晚报(现代金报)小记者分享关于阅读兴趣、写作灵感的见解。

    □现代金报丨甬派 记者 樊莹 文/摄

    阅读不能太功利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届储吉旺文学奖颁奖典礼上,阿门组诗《不哑的歌》、杨怡芬中篇小说《银河之眼》荣获第10届储吉旺文学奖。金铃子、杨献平、李晁、赵挺、张巧慧5名作家的作品分获优秀作品奖。他们一起出现在此次的读者见面会,和小记者们面对面。

    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展开。虽说这些作家有的擅长写小说,有的擅长诗歌、散文创作,涉足的领域略有不同,但对阅读、对写作的热爱却是相同的。

    “阅读是什么?和读书是一回事?”作家李晁认为,“读书”和“阅读”,从概念上说两者没有太大区别,都是在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只不过一个是通过阅读书籍学好功课;一个读自己喜欢的书,更注重过程。“对于小朋友来说,阅读可以打开视野思维,培养健全人格,益处多多。”李晁强调,阅读不能太功利,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兴趣来读,并从中学会总结、反思,促进阅读习惯的良性循环。

    有着类似观点的还有作家杨献平。“有时看似‘无用’的阅读,却能滋养心灵,浸润我们的人生。”杨献平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内心精神建设,“立德、立言、立行”,做更好的自己。

    重点不在于华丽的语言

    “作家老师们小时候就喜欢写作吗?”余姚市第二实验小学301班的宋梓睿举手问道。

    作家杨怡芬回答,写作来自阅读,阅读影响写作,两者密不可分。写作路上对自己影响很大的一个人——父亲。

    “他是一个文学青年,喜欢收藏书,耳濡目染下我和妹妹爱上读书,慢慢积累文学功底,为我们后来走上作家路奠定基础。”杨怡芬给在场家长“支招”,家里多放书,给孩子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能够受益终身。

    作家赵挺时常想起外婆陪伴阅读的时光,“她会给我讲各种有趣的故事,如嫦娥奔月,虽说耳熟能详,却牢牢记在心里。20多岁的时候,我把这些往事写进了书里。”赵挺建议小朋友们留意生活中的小细节,用心记录下来,作为写作的素材。

    “可我写作文,一拿起笔大脑就‘短路’,该怎么办?”余姚市第二实验小学301班的张泽昕追问。这个话题也引起了其他孩子共鸣。

    作家们给出几条实用的建议。比如,写作的关键不在于华丽的语言,而是要抓细节,用真情实感、精确表达打动阅读者。如果一时半会儿想不出好的词句修饰,不如先放放。写作的过程中可能会有新的想法出来,到时再回头修改完善。毕竟难度是暂时的,热情是永恒的。

    写下去,写好点,再好点

    余姚市实验学校301班的沈天祺,平时喜欢读读写写。他很好奇:“作家老师们有没有写不下去的时候,这个时候怎么处理的?”作家阿门说,写作路上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但不管何时,自己从不轻言放弃,而是坚持、再坚持,继续写下去,写好点,再好点,相信时间的回报。

    杨怡芬建议孩子们不仅要多读好词好句,还要同一篇好文反复阅读,5遍不够,就读10遍,“当我们把文章气韵读出来,体会到用词的深意,以后自己在写文章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用起来。”

    还有一些孩子说“古诗词太难学了,老记不住”。为此,作家金铃子分享了一个小技巧,自由搭配节奏,把诗歌唱出来,没事的时候就在嘴边哼唱,慢慢就记住了。作家张巧慧也表示,现代诗和古诗有很多相通之处,归根结底是一种想法和感受的表达。每个孩子都是会写诗的人,不妨试一下,把自己的心里话用文字描绘成画面,把生活写成儿童诗。

    此次活动教会孩子们如何克服写作的恐惧,如何积累写作的素材,如何将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以及思考融入文字组织中,让小记者获益匪浅。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