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宁波七中学生收到的信件。 |
本报讯(现代金报|甬派 记者 钟婷婷 通讯员 张文彬)“我们收到回信了,谢谢!”四川凉山木里县民族中学七(1)班的学生开心地喊了起来。五一假期刚结束,该班学生就在班主任许兴燕老师手里拿到了来自千里之外的宁波学生的回信。 回信共53封,是宁波市第七中学2517、2518两个班的学生写的。和信一起送达的,还有千层饼、豆酥糖、云片糕等宁波特产,以及学生们精心挑选的甬城手绘风景明信片。 5月4日,木里的孩子们一边吃着美味的宁波小吃,一边看着回信,“笔友向我介绍了历史悠久的天一阁,里面有好多古籍,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好好去看一看。”“原来宁波就在大海边上呀,我还没见过大海呢!我的笔友说期待我去宁波,他要带我去海边感受海风、海浪,还要吃海鲜!”同学们兴奋地交流着。 4月中旬,宁波七中安排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团赴木里县民族中学送教。了解到木里县民族中学是一所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两校负责人经商议后发起了“心连心·手拉手”班级结对活动,旨在加强两校学子的沟通交流、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木里的学生用稚嫩却饱含深情的笔触向宁波学生介绍了家乡的风土人情,并发出了来木里品尝油酥茶、赏玩长海子的诚挚邀请。“信件寄出后,孩子们时常会问我什么时候能收到回信。他们热切盼望着用纸笔这种传统而又富有意蕴的方式与宁波的孩子们交流。”许兴燕介绍。 卓建敏老师是宁波七中送教团中的一员,她主动接下了两地班级的结对任务。一回宁波,她在自己担任德育导师的两个班里发出了结对倡议,成功促成全部53对同学结对。 两校学子借助书信这一传统的沟通方式,在一言一语中寄托着彼此的深情厚谊,在一笔一画中分享着彼此的家乡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