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塘溪镇中心幼儿园(管江园),阳台成了孩子们的种植乐园。 |
 |
瞻岐镇中心幼儿园的孩子们学习“跑马灯”。 |
 |
咸祥镇中心幼儿园操场上的“咸祥号”主题游乐园。 |
“现在乡村幼儿园越来越好了,一点不亚于中心城区的幼儿园。让孩子在塘溪老家读幼儿园,我很放心。”5月11日,家住鄞州区中河街道的施羿帆妈妈说。 乡村学前教育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下,2020年8月,鄞州区教育局成立大嵩教育管理服务中心,管辖塘溪镇、咸祥镇、瞻岐镇三个偏远乡镇的教育工作,直面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种种难题,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让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走上“快车道”。 目前我市各幼儿园正处于招生工作阶段,乡村幼儿园的办学质量再次引起大家关注。近日,记者走访这三个乡镇的幼儿园,发现在这些靠山临海的偏远山村,孩子们正获得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钟婷婷 通讯员 蔡微波 加大财政补助力度 农村幼儿园“升级换代” 焕然一新的户外游乐区回荡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敞亮的阅览室里传来老师们的细语轻声,教学楼顶楼重新做了防水隔热层……近两年,咸祥镇中心幼儿园一改旧貌,焕发新颜,处处充满着朝气。 咸祥镇距离鄞州主城区大约40公里,依山傍海,与象山县隔港相望。“这个园舍已经有十年了,设施设备陈旧,但我们场地大。这两年通过持续改善办学条件,跟城区幼儿园的差距快速拉近,老师和孩子们的幸福指数直线上升。而宽阔的场地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教育空间。”咸祥镇中心幼儿园园长张巧巍说。 咸祥镇中心幼儿园占地面积约10971平方米,其中户外场地总面积2993平方米。2022年暑假,该园对户外场地进行了升级改造,操场上大型“咸祥号”主题游乐区让人眼前一亮。整个游乐区以蓝色为主色调,孩子们可以在沙池体验“寻宝”的乐趣,在攀爬墙体验攀岩的畅快,还有海螺形状的滑梯、充满海洋气息的茅草遮阳伞、“环海骑行”塑胶跑道,和原来的小水池、小沙坑形成鲜明对比。此外,幼儿园东边操场300多平方米的水泥地变成了草坪,成了孩子们尽情玩耍的野战场。 孩子们的游乐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老师们的办公环境也有了进一步的优化。张巧巍说:“为了给老师们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教研环境,我们重新打造了阅览室,采购了大量供教师学习的专业类书籍。现在教研活动、家长活动都可以在这里组织开展。”2022年5月,咸祥镇中心幼儿园申请到8.8万元维修经费后,重新做了教学楼顶楼的防水隔热层,解决了多年来夏天闷热、雨天漏水的问题。该园分管后勤保障的副园长朱燕告诉记者:“我们教学楼顶楼在建园时没有做过隔热,防水材料已大面积老化破裂,因此一到夏天,三楼活动室格外闷热,即使打着空调也无法缓解,给师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去年夏天,我园师生终于迎来了第一个凉爽的夏天。” 据了解,今年暑假,该园还将迎来新变化。“盥洗室的水槽要增设,教学楼的整个外墙要重新粉刷成蓝色。我们将打造‘蓝湾’主题特色,让孩子们进入幼儿园就能感受到浓浓的海洋气息,这是我们接下来的设想和憧憬。”朱燕说。 直击民办园撤并痛点 提升乡村学前教育办学质量 “在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乡村幼儿园,以前孩子们难以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近几年政府大力支持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现在,我们这里已经有了很大改善。”5月9日,大嵩教育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吴琤光告诉记者。 农村学校的办学经费困难,是制约农村教育发展,导致学校在各项事务的运转上捉襟见肘的主要原因之一。2021年,随着大嵩教育服务管理中心所辖的塘溪镇、瞻岐镇、咸祥镇(以下简称“大嵩片区”)教育财政拨付方式调整,鄞州区教育局加大学前教育的区级财政补助力度,用于校园安全、设施修缮、集团化办学、学前专项等项目的经费达到1292万元,2022年度为1236万元。 “要缩短城乡学前教育的差距,我们还要通过整改薄弱园、撤并无证园等举措对农村幼儿园的教学质量进行全面提升。根据区教育局的规划和要求,2022年,塘溪镇要撤并最后四家民办园,时间紧,任务重,当时工作尤为艰难。”吴琤光说,塘溪镇中心幼儿园园长张幼芬在撤并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去年暑假,张幼芬带领教师团队日夜奋战,一手抓新园所的工程进度,一手抓民办园的撤并,走访270户家庭,最终在8月31日完成撤并工作。9月1日,塘溪镇中心幼儿园(管江园)的新园舍接纳了来自民办园的255名幼儿,以及15名民办园教师、保育员等。至此,大嵩片区的所有孩子全部入读公办园。 张幼芬坦言:“一开始,原先在民办园工作的老师对撤并的事会有些不理解,他们担心会不会被区别对待,收入会不会减少?为了消除他们的顾虑,我多次找他们谈心,保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融入这个大家庭后,我们不仅收入整体提高了,业务能力也提升了不少。张园长多次组织培训,带我们去城区幼儿园学习,通过师徒结对等方式给我们补短板。我的教育理念发生改变后,对自己的要求也提高了。”谈起撤并后的感受,从“小天鹅”民办园调过来的朱露露老师有很多话想说。 将本土文化融入园本课程 让“爱家乡”教育生根落地 为了让幼儿认识和弘扬传统文化,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不少乡村幼儿园积极探索园本课程改革,将家乡民俗文化融入到日常教学中。 瞻岐镇中心幼儿园内有一条仿古街,在这条名为“萌乐街”的小小街市上,每月都会上演一场儿童版的“大嵩廿四市”,孩子们舞龙、舞狮、跑马灯,学做买卖、算账,互助合作,把民俗生活过得热热闹闹。 据该园园长谢红云介绍,该园还引入当地民间艺术“跑马灯”,成立的“萌娃马灯队”分别于2021年春节与2022年7月两次走上央视舞台。2022年,该园的“跑马灯”项目申报了鄞州区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传承基地,实现了非遗教育的落地生根。 塘溪镇中心幼儿园则以“传承名人文化,打造乡村美丽乐园”为宗旨,把基础课程、田野课程、名人文化这三者相融合,构建了“我是塘溪人”特色园本课程。 在倡导合而不同、差异发展的发展模式下,各乡村幼儿园打造出“一园一品”的个性化色彩,教学质量也得到了家长的认可。近日,家住鄞州中河街道的施羿帆妈妈,给孩子报名入读了塘溪镇中心幼儿园(管江园)的小班,她告诉记者:“我娘家在塘溪,知道这里开了新幼儿园后就去参观了下,对各方面都挺满意的。其实去年就在这里读托班了,孩子很喜欢,把孩子放在这里我很放心。” 新闻多一点 鄞州区教育局在2020年制定了《鄞州区创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方案》,并于今年3月正式启动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创建工作。其中,补齐学前短板,健全“优质均衡”城乡教育体系是创建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通过新建、撤并、置换园舍、内涵建设等举措,近三年,整改27所薄弱幼儿园(其中撤并22所、提升5所),提升12所幼儿园为省一级幼儿园。 今年,鄞州在普及普惠水平、政府保障情况、幼儿园保教质量保障情况三方面积极开展自查自评,优化机制,完善制度,不断拓展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提升区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力争2023年通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省级督导评估和国家级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