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教师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3年05月12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个母亲节

听听教师妈妈的心里话

王瑶和孩子在一起。受访者供图
金晶和学生在一起。受访者供图

    妈妈,是给予我们生命的最重要的人;老师,是我们求学道路上最重要的引路人。当妈妈和老师这双重身份相遇,便汇聚成温暖而强大的力量。

    作为妈妈,她们很想多陪陪自己的孩子;作为老师,她们又深知有更多的孩子需要自己的陪伴。因为是妈妈,所以她们有天然的母性去滋养更多的孩子;因为是老师,她们拥有更专业的知识和能力去教育孩子。

    这些教师妈妈们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这个母亲节,让我们来听一听她们的声音。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林桦

    她们把时间留给了别人的孩子

    却无法顾全自己的孩子

    “妈妈,我不像你亲生的

    你们班上的学生才是你亲生的!”

    作为教师妈妈的我,对待学生和自己的孩子,爱是一样的,方式却又是不同的。一样的是,我都会去关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不一样的是,对待学生,我会更有耐心一些。

    我的学生如果犯了错、遇到了烦心事,他们会主动来跟我说。我也会耐心地、像个朋友一样去引导,直到解开他们的心结。但是对于自己的孩子,我似乎就没有了那么多耐心,如果孩子做错事了,我总是先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一顿,在孩子泪眼婆娑的时候再去询问原因。

    有一次,一个学生因为和同学相处不和谐向我诉苦。我拉着她的手,和她谈心了半个小时,她也意识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愿意尝试去修复这段青涩而单纯的友谊。刚好我自己的孩子放学了来到我的办公室,听到了我们的谈话,等学生走了以后,我的孩子嘟着嘴说了一句:“妈妈,我不像你亲生的,你们班那些学生才是你亲生的,你都没有那么温柔对待过我。”

    那一刻,我真的挺愧疚。我也不是故意对自己的孩子不温柔,只是把好脾气都给了学生,回到家后没有了多余的精力。我也反省了自己,以后会尽可能对孩子多点耐心,兼顾好教师和母亲这两个角色。

    ——海曙区横街镇中心小学

    语文老师 王瑶

    “我曾幻想过我的孩子会很优秀

    当了妈妈后才发现连陪伴都少得可怜”

    “妈妈,你陪我玩好不好!”

    “你先自己玩会儿,等妈妈忙完再陪你!”

    “你总是不陪我!”

    “妈妈有很多事要做呀!”

    这是我和7岁儿子的日常对白,作为教师妈妈,常有无奈。有人会觉得作为老师的孩子会比较幸福,学得早、学得多,有人教有人陪。就连我曾经也幻想过,我带过这么多届学生、处理过大大小小的教育问题,以后一定会是一个好妈妈,我的孩子一定会很优秀。

    但直到我当了妈妈,我才发现,连陪伴他的时间都少得可怜。当我接到儿子幼儿园老师的电话,说“他比较好动,专注力不够、坐不住,也不认真听讲,总是和别的同学说闲话”。听老师这么说,我觉得我作为妈妈,连及格线都没有达到。由于上班路途较远,儿子三年的幼儿园时光,我几乎没有接送过他。对他的早期教育、习惯养成关注得不够多,很多明显的缺点,我竟然都没有发现。

    教师和母亲,是我扮演的很重要的两个角色,学生和孩子都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人。我不能为了当一个“好老师”,而成为了“坏妈妈”。今后,我想尽可能多陪陪孩子,在他哭的时候抱抱他,在他笑的时候亲亲他。带他去看看世界,教他做人的道理。我不再幻想自己的孩子能有多优秀,我只想陪他慢慢长大。

    ——象山县贤庠学校小学

    英语老师 吴燕燕

    成为妈妈后她们变成了更好的老师

    也因为是老师,她们成了更好的妈妈

    “曾有过职业倦怠

    是妈妈这个身份让我重拾职业热情”

    自2008年至今,“幼教”这个身份伴随着我走过了整整十五个春夏秋冬。长大了要当科学家、当医生、当老师……不知有多少人能将小时候的梦想成真,很荣幸我是幸运的一人。

    回顾这十五年,看着一张张毕业照,我已记不得每个孩子的名字,但我依然能说出每一个孩子的趣事。帅帅从小就腼腆不爱说话;蓝心每次都要摸着我的耳垂才能入睡;熙恩来上学时还包着尿不湿……每每谈到孩子们,我总会有说不完的话。

    一年又一年,也不知是何时职业倦怠感悄然萌发,似乎对孩子们的关注度并不像从前。很感恩的是,在这个阶段,我的女儿出生了。她的降临重新燃起了我对“幼儿教师”的这份热爱。

    疫情的这三年正是她幼儿园生活的三年。家长不能送孩子入园、无法线下参加幼儿园活动、和老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变少……我特别希望老师能多照看一下我的孩子,我想知道她饭吃得多不多,午睡时有没有乖乖休息。而我也清楚,老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可能无法和所有家长都保持密切的联系。

    从那一刻开始,我理解了“忧愁妈妈”“问题奶奶”的心情,也是从那时起,我重拾了对幼师这份职业的热情,尽力去安抚家长心中的不安。家长不能入园,我就多拍照拍视频让她们了解孩子在园情况;沟通变少,我就建立班级育儿资源库,定期分享育儿经验。

    当别人问起我的职业,女儿总是一脸骄傲地说,“我妈妈是幼儿园老师!”我很感谢我女儿的出现,让我重拾了职业热情。因为我永远会是一个妈妈,所以我想这份职业热情会持续一辈子。

    ——象山县爵溪街道中心幼儿园

    老师 金晶

    “因为是心理老师

    所以我更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我是学校唯一的心理老师,承担了学校三、四年级的全部心理课。在心理课上,我会和孩子们一起体验心理游戏,帮助孩子发现自我,收获成长。我开设的心理剧社团也备受学生欢迎。

    不同于其他学科,在心理课上,学生们更愿意吐露自己的心声和烦恼。

    “爸妈不理解我的辛苦,给我报了很多兴趣班,每天都很累”“自己很努力了,可考试成绩总是不如意,真的很怕被爸妈责备”“刚被老师批评了,觉得很委屈”……

    作为心理老师,让我有更多的机会与孩子展开心灵对话。这也让我更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回到家中,面对女儿的小情绪,我也能更加得心应手地处理。

    我喜欢把心理课上的活动单带回家和孩子一起完成。女儿很喜欢我每次带来的“特别作业”,每一次共同完成作业都是一场亲密的亲子活动,让我和女儿的距离更贴近了。

    其实在我们学校,女性教师占所有教师的80%,为了更好地照顾到校园主力军——教师妈妈,学校在每周三下午都会组织一场“妈妈下午茶”活动,邀请我们教师妈妈聚集在茶室,边喝下午茶,边谈心交流。我们会聚在一起聊育儿经,说说生活中的心酸苦闷,通过彼此的共情来缓冲生活和工作的压力。

    懂事的孩子、听话的学生、贴心的学校,我作为教师妈妈真的很幸福。

    ——海曙区集士港镇广德湖小学

    心理老师 胡丹妮

    记者手记

    母亲节来临之际,记者有幸聆听了很多教师妈妈的故事。在感慨她们身份的两难之时,还有个最大的感触,那就是教师妈妈背后的子女们的支持。孩子们虽然有过抱怨,有过不解,但随着年龄增长,他们都能理解她们的妈妈。都说教师妈妈是无私的,但她们背后的孩子愿意支持妈妈的工作、愿意把妈妈和其他人分享,又何尝不是一种无私?

    母亲节即将到来,预祝所有的教师妈妈节日快乐,祝所有教师妈妈的子女都能快乐成长。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