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朋友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3年05月12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中职生到985大学准博士生 他用13年时间完成逆袭

    从一名中职生到985大学的准博士生,吴中安用13年时间完成了这样一个颇为罕见的逆袭。

    2010年中考后,与普高擦肩而过的吴中安来到了鄞州职教中心,读的是电子商务3+2专业;13年之后的5月8日晚间,他收到了兰州大学2023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自己的名字赫然在列,他报考的是“草业经济与管理”专业。

    从中职生到读博,从电子商务到农业农村,这是吴中安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学习,逐渐将自身发展与国家发展联系起来的13年。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王伟

    通讯员 王亚达

    从中职生到准博士生

    这在宁波职业学校屈指可数

    记者拨通吴中安的电话时,他正在兰州大学科研助理的岗位上工作着。这一年,他一边做导师的科研助理,一边复习备考。事实上,这已经是他第三次考博了。

    “我就想考博士,铁了心地想考,前面两年没考上,一直没放弃。我其实想过,如果今年还是考不上,就再给自己最后一年时间,再搏一次。还好,今年考上了。”

    关注着吴中安博士生考试的,除了他的家人朋友,还有鄞州职教中心的老师们。5月8日晚上9点多,看到名单的吴中安,马上将这则喜讯分享给了自己高中的班主任毕优爱老师。“收到消息的那一刻,我是激动的,我们中职走出去的学生,竟然考博成功!这是非常不容易,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情。”毕老师高兴地说。

    5月9日,鄞州职教中心的校园电子大屏上,大红色的背景上打出了这样的大字:“热烈祝贺我校2010级电商专业吴中安同学兰州大学(双一流,985)考博成功!”

    走过的师生看到了,总会相互讨论几句,并说上一句“牛”。校办主任王亚达告诉记者,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学校有点沸腾了,师生们都为吴中安点赞。“他是我们学校建校40多年来第一位考博成功的学生,从中职生到985高校博士生,这在宁波乃至浙江省都是屈指可数的。”王亚达说。

    而对吴中安来说,转变或许出现在3+2的最后一年。“实习找工作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大专的学历有点不够,当时感受到了就业的压力,于是跟老师商量以后决定专升本,因为时间来不及,便多准备了一年。后来本科考到了万里学院,专业是物流方向的。”

    结果这一升就一发不可收拾,本科期间,吴中安体验到了好的高校里“一日无书,百事荒芜”的学习氛围。“那个时候,我感到自己想读书了,也感到了读书、科研是件挺有意思的事情。”于是,本科毕业他又考了宁波大学的研究生,直到如今的考博成功。

    从电子商务到农业农村

    “通过调查研究丰富自己的视野”

    为什么会从电子商务专业转到农村发展专业?吴中安说,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明白自己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这样的决定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当年选择电子商务,是因为2010年前后,电子商务正流行,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后来他渐渐明白,相比技术和商业,自己更感兴趣的是做点研究,像高校老师那样教书育人,这个过程中最好能为社会做出一点贡献,那就更好了。

    “在我准备考研的时候,乡村振兴战略逐步热门起来,我也有兴趣去开展相关的研究,并且感觉未来的就业也会比较宽泛,于是转向了研究三农问题的方向。”吴中安说。

    虽然这一年主要在兰州,但吴中安仍在关注宁大在东吴的“大学小镇”项目,当年他也曾参与过这个项目。“我们研究的一直是农村发展缺什么,如何整合多方资源接入农村,从而使农村焕发生机,且不改变农村的本质。”

    他博士期间的方向是草业经济与管理,实际上是关于牧区草业经济的,主要围绕“粮草不争”和“草畜平衡”两个方面开展研究。即便是现在,在做科研助理期间,吴中安也时不时需要跟着导师去牧区调研,了解每个牧民的现状,他们的需求和困境等,在吴中安看来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每个人自己的视野总是比较狭窄,但我们可以通过调查研究,丰富自己的视野,并尽可能做点事情,哪怕是微小的贡献,就犹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从迷茫到清晰 中职生成才有各种可能

    如今再回忆当年,吴中安说,中考以后进入职高一开始多少有点迷茫,但高中阶段,他也看到身边依然有不少同学颇为勤奋,老师很关心学生,所以他才会和当年的班主任至今保持着联系。

    对于正读职高的学弟学妹们,吴中安说,短期的迷茫并不可怕。如果实在不知道自己的发展方向,那就不妨把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国家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让自己努力去成为其中的一员。

    而对鄞州职教中心的老师们来说,吴中安的考博成功,让他们再次看到了中职生成才的各种可能。事实上,近年来,学校每年都能接到好几个毕业生考研成功的消息。无论是职高还是普高,老师们说,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有的同学晚熟一些,职业教育升本科,甚至读研考博,都是可以走通的。有的同学擅长动手,那就学一门技术,学好了也是很好的出路。

    金报快评

    中职生 同样拥有广阔的前景

    从读中职到考上985大学的博士生,吴中安整整用了13年时间。他之所以逆袭成功,笔者以为大致有这几方面因素。

    首先是调整心态,迅速从迷茫中走出来。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就业压力大,家长期望高,加上缺乏信心、社会偏见等,中职生比普高生更容易感到迷茫,有的会因此自暴自弃,消极悲观,在浑浑噩噩中虚度三年中职时光。吴中安刚进校时也曾迷茫过,但在班主任的开导下,他迅速从迷茫中走出来,摆正心态,瞄准方向,埋头学习。“短期的迷茫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找到发展的方向,这是他对学弟学妹们的忠告。

    其次是认准目标,决不放弃。吴中安说,“我就想考博士,铁了心地想考。”有了坚定的奋斗目标,即使两度考博两度失败,他也不气馁,不放弃,第三年接着再考,这次终于考上了。有志者事竟成,只要确立矢志不渝的信念,中职生照样可以成为博士生、工程师、大国工匠。

    再次是心系民生,具有时代担当精神。吴中安是一个有大境界的年轻人,他的每一次选择都自觉把小我的命运与时代联系起来,用他的话说就是,将自身发展与国家发展联系起来。于是乎,从中职到本科到研究生再到考博,他选择的专业从电子商务到科研到农业农村,最后将博士专业选定草业经济与管理,都是基于这样的现实考虑:尽可能为社会做点微小的贡献。

    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刻苦努力,又能因时因势做出改变,吴中安的成功可以给中职生提供很多启示,老师们应借此教育学生,不要妄自菲薄,不要自怨自艾,更不能自暴自弃,要向吴中安学习,早立志,立大志,认定目标不放弃,孜孜以求,中职生一样拥有广阔的前景和美好的人生。

    王学进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