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配合“诗汇三江·博雅少年”2023宁波市青少年诗词雅会,《现代金报》和甬派“教育”频道于5月初起开设了宁波诗词雅会云课堂,邀请宁波优秀的语文教师深入解读古代诗词名家和名篇,从独特的角度让学生们对经典古诗文、诗人有深入了解,在挑战经典诗词中理解古诗并“学以致用”。 每一次云课堂的末尾,老师们都会留下一道小小的思考题,同学们做了吗?今天,我们就晒晒《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苏东坡?》这堂课的优秀作业,并仍然邀请这堂课的主讲教师、宁波高新区实验学校教育集团翔云校区执行校长陈佳美,对这些作业一一进行点评。 思考题 走近苏轼:你最爱他的哪首诗词? 小学语文课本里选录了很多苏轼的诗词,如《赠刘景文》《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题西林壁》《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你最喜欢哪一首?从中读出了苏轼怎样的人生态度?你可以查找资料,写写诗歌描写的画面和场景;可以结合自身,写写对诗词的理解;也可以结合苏轼的生平,写一个小故事。 诗词里藏着个“乐天派” 高新区实验学校翔云校区403班 林柯依 晨读苏东坡,发现字里行间里藏着一个乐天派! 读苏轼的诗《东坡》,我仿佛看到他为了生活,带着家人在黄州城东门外那块贫瘠的土坡里劳作的场景。面对如此贫苦、辛劳的生活,他不曾怨天尤人,反而为“东坡”的美景陶醉,还扬言喜欢木杖点地发出的声响。“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只有东坡才能有此心境!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年代,能“劳作”又能“独享其乐”的苏东坡算得上是真正的乐天派! 读《临江仙·夜归临皋》,读到“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我的眼前好像出现了一位襟怀旷达、遗世独立的“幽人”。最后一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让知州徐君猷慌了神,以为东坡跑了,闹了大笑话,殊不知,东坡其实是想表达:“我真希望快点离开官场,在江河湖海,在大自然里享受我的人生啊。” 读《定风波》,朋友们与东坡一道“沙湖途中遇雨”,很是狼狈,唯独东坡不觉得。没过多久雨停了,刚刚被浇成落汤鸡的苏东坡,口中悠然吟出一阙《定风波》。那“一蓑烟雨任平生”,那“也无风雨也无晴”,让我见识了苏东坡潇洒的一面。 从躬耕“东坡”,到“沙湖途中遇雨”,我竟也发现“也无风雨也无晴”是那样让人喜悦! 陈佳美老师点评:柯依同学透过东坡诗词,发现了诗人旷达超然、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无论是劳作的东坡,还是“倚杖听江声”的东坡,抑或是吟出“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东坡,都走进了我们的心灵,滋养着我们的人生! 不辜负美食,更不辜负人生 高新区实验学校翔云校区403班 李旻婕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这是苏轼初到黄州写的诗句。当时苏轼44岁,他回想自己一直官卑职微,只做过杭州通判,以及密州、徐州、湖州三州的知州。在湖州仅两个月就遭遇“乌台诗案”,差点丢了性命。苏轼自己想想都觉得“荒唐”。 但是苏轼又马上想到了黄州被长江环绕,山上竹子又多。想到有鲜美的鱼和喷香的竹笋可以吃,苏轼就高兴起来。经历这么大的劫难,还能这么乐观,估计也只有苏轼了。 黄州之后,苏轼又被贬惠州。别人都替他担心,苏轼却安然自得,还发现了心头挚爱——荔枝,并且写下了多篇关于荔枝的作品,其中最脍炙人口的当属《惠州一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把满腹苦水,唱成了甜甜的赞歌。貌似美食对于苏轼,有强大的治愈功能! 后来,苏轼被贬儋州,就是现在的海南岛。在这里,苏东坡依然在苦难中活出了乐趣。他在海南发现了生蚝这种美味,还写了篇《食蚝》,赞叹“食之甚美,未始有也”。 苏轼的仕途坎坷,一生漂浮不定,而美食成了他排遣苦闷的秘方!他不曾辜负美食,更不曾辜负人生!这样的苏轼,让人怎能不喜爱! 陈佳美老师点评:苏轼的一生“永远在路上”!这一路,他过得跌宕起伏、荡气回肠,这一路他虽常处苦难,却仍能敏锐地发现美好,欢快地享受美食!旻婕从美食入手,感受东坡精神内核,不可辜负的美食背后藏着一颗热爱生活的心! 借一轮明月,话人间思念 高新区实验学校翔云校区403班 钱雨诺 在我的脑海里,苏轼一直是潇洒豁达、坚强乐观的人,唯有面对家人,才流露出万千思念和柔情! 我最爱苏轼写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前的小序交代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与苏辙是一对情谊深厚的好兄弟。1074年,苏轼在杭州的任期快满了。于是,他请求调任到离弟弟近一些的地方。结果,他如愿被调任密州。密州与苏辙所在的齐州虽然相距不远,但过了两年多,两人仍然没有机会见面。1076年的中秋,苏轼在月下喝酒,喝到大醉,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千古名篇,同时也写下了对弟弟苏辙的思念。 苏轼端起酒杯,遥问青天:“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又自我解忧:“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最后,他发出美好的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此深深地烙印在了万千游子的心尖。借一轮明月,话人间思念,成为中华儿女共寄思念之情的最美方式! 陈佳美老师点评:很多人喜欢苏轼,是从这首词开始的。雨诺最爱这首词,于字里行间品味词中的清欢和思念、旷达和悠远!词中的每一句、每一字,读来都是高妙! 现代金报|甬派 记者 徐徐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