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诗词雅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3年05月23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诗词雅会云课堂(五)

吟诵月湖的古诗,你读过几首?

月湖给了吴冠中创作《双燕》的灵感。
【主讲人简介】
陆青春,宁波高新区实验学校高级教师。宁波市名师,作家,全国作文名师工作室导师。全国教科研先进个人、省优秀班主任、省书香教师,宁波市教师读书领雁人。著有《另一只眼睛看教育》《读书就是我的呼吸》《我心飞翔》,应邀到全国各地举行讲座或上课百余次。

    “三江六塘河,一湖居城中”,这句老话很好地概括了宁波特有的江南水乡城市格局,所谓的“一湖”,便是月湖。著名作家魏明伦把月湖誉为“街心净土,市内桃源”,他在《宁波月湖铭》中写道:“喧喧闹市之间,叠叠高楼之下。芳园留翠,保存静静一湖;曲径通幽,形若弯弯半月。”

    “一城名胜半归湖”,月湖是宁波妥妥的“颜值担当”!有“十洲风籁韵笙箫,疑有仙人燕碧桃”的灵气,有“细柳千门维画舸,华灯两岸度鸣弦”的繁华,有“晚岁何人同寂寞,水西我有读书堂”的风雅。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的精彩诗篇,为月湖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月湖诗词于写景抒情外,更蕴含着金石之音,让我们一起步入其中,领略湖上胜迹,感受诗家们的俊逸高节和凛凛风骨。

    月湖胜景,千姿百态

    北宋时期,月湖广筑亭台楼阁,遍植四时花树,形成湖上十洲胜景。南宋《宝庆四明志》里说,月湖“四时之景不同,而士女游赏,特盛于春、夏。飞盖成阴,画船漾影,无虚日也。”

    也许是月湖因湖面圆处像满月,曲处似眉月,诗人们以月为首选意象,将佳景尽收笔下。管槚《日月湖》诗云:“南湖日作湖,西湖湖作月。愿湖日日晴,看月长无阙。”当时月湖在城西,故又名西湖。

    明月的美丽是情感的美丽,明月的朗照是对人世孤独的慰藉,有月长伴,人生自不寂寞。袁钧《月湖泛舟图》诗亦云:“城市山林何处好,月湖湖上月光多。”在黄绳先的笔下,月更成了湖中之魂:“月堕湖中洲岛飞,湖涵月魄群灵聚。”刘珵《咏西湖十洲竹屿》云:“翠云摇曳波心起,清影扶疏月际来。”

    有月的湖更有灵性,自然亦更有人情诗意。陆符《月湖夜归》诗云:“澄湖镜接四天平,万杵霜砧送月明。断岸吞波烟望渺,一篙风影小舟横。”写出了月湖人家捣砧的画境,捣砧声里传递着人们对自然的亲和,含蕴着深邈的情思。

    月湖不光有月色交织之美,还有十洲之胜。月湖十洲,每一洲的命名都有其中心意象,每一个中心意象都有其造景功能,诗人借景抒情,每每情趣横生。心中得意的刘珵有《咏西湖十洲诗》,一洲一诗,状物写景,十洲之名由此形成。钱公辅《众乐亭》诗云:“谁把江湖付此翁,江湖更在广城中。葺成世界三千景,占得鹏天九万风。宴豆四时喧画鼓,游人两岸跨长虹。他年若数东南胜,须作蓬邱第一宫。”把月湖写得风光三千。

    陈权《月湖眺望》诗云:“平湖面面镜奁开,远浸孤城近浸台。雁带断云投岸去,草分秋色过桥来。”湖畔的草居然有了“游性”,自行过桥,还将秋色带来,这秋色成了草的游伴。史浩在《夜合花·洞天》一词中总结性地说:“三岛烟霞,十洲风月,四明古号仙乡。”这让月湖蒙上了一层仙气,由此也可见月湖之美。

    范上第《烟屿》诗云:“翠霭迷茫点落花,时笼寒水复笼纱。软风作意轻吹破,露个渔翁立钓槎。”孙家谷《烟屿》诗云:“水光云影连,荡作全湖烟。霭乃一声起,春风何处船。”这些诗都极尽烟水迷离之境。

    月湖乐章,荡人心魄

    “十洲风籁韵笙箫”,这是自然的乐章;“灯火楼台弄丝竹”,这是醉人的旋律。桨声欸乃、晨练暮聚、喝茶赏湖、听曲斗棋,这是月湖人家的风情画卷。

    黄宗明《甬上歌》诗云:“不知何地是瀛洲,日月湖光净不流。秋到万家黄叶乱,玉箫人倚月明楼。”月湖的秋天来临时,黄叶随风乱舞,但是湖光碧静,明月皎洁,此情此景,此时此刻,有人倚楼吹箫,声传湖上,万家共情。

    马斯臧《题月湖》诗云:“甬川城内大湖清,片片芙蓉映水明。何处笙箫闻夜半,月明仙子泛沧瀛。”讲的是清清湖水映照着亭亭玉立的芙蓉,夜半,缥缈的笙箫声传来,听着听着,让人浮想联翩:这会不会是仙女夜半游玩月湖吹出的笙箫声?

    月湖的歌声同样荡人心魄。徐世栋《柳汀雅集·湖欸乃曲》诗云:“湖水湖船两有因,陆郎古调唱湖滨。歌成一曲白云落,桥上人看湖上人。”陆氏是宁波城内大家族,名人辈出。古调应为陆氏家族所传。陆郎泛舟月湖,引吭高歌。一曲古调,响遏行云,引得桥上人纷纷驻足观看。

    施英蕖《月湖棹歌》云:“渔户新翻水调歌,浪淘沙场小娇娥。一声嘹喨日欲没,两岸箫声芦荻多。”水调歌、浪淘沙、男声女声,此起彼伏,交相辉映,魅力无限,令人陶醉。这些诗歌也生动地描摹出月湖的风土画卷。

    月湖人文,数不胜数

    唐代诗人贺知章、北宋名臣王安石、南宋宰相史浩、宋代著名学者杨简、明末清初史学家万斯同等,或隐居、或讲学、或为官、或著书,都在月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千年文韵悠然。

    虽然时移世易,但属于月湖的故事其实一直都在,只要有心走近,那些人与事便会浮现出来,向我们诉说散落的风华。

    全祖望《湖语》诗曰:“湖水之静深,足以洗道心;湖水之澄洁,足以励清节;湖水之霏微,足以悟天机。”洗道心、励清节、悟天机……多少年来,月湖孕育了浙东士子的人文。

    “乌台诗案”中给苏轼下绊子的御史——舒亶,也曾迁居月湖。但“乌台诗案”后,宋神宗掌握着“跷跷板”的平衡,随后舒亶便遭罢免。舒亶黯然回乡,迁居月湖畔,名其居曰“懒堂”,月湖自然成了他歌咏的首选。这个24岁就在礼部考试中夺得第一的才子,用一个“懒”字,藏起了心里多少的幽怨与不甘。

    湖心寺上演的《牡丹灯记》,上承唐宋传奇之余绪,下开聊斋志异之先河,是一个倩女幽魂式的传奇。全祖望有诗云:“初元夹岸丽人行,莫是袁家女饭僧。若到更深休恋恋,湖心怕遇牡丹灯。”问世间情为何物?《牡丹灯记》又一次演绎“直教人生死相许”。

    画家吴冠中的《双燕》,为江南题材巅峰之作,寥寥数笔描绘出了沉静怡然、幽远绵长的景象,白墙灰瓦的建筑,清澈如镜的湖面,刻意留白的天空,饱经风霜的古树,以及悠然自得、自由翱翔的双燕点缀其中。这是以月湖袁宅为蓝本的精彩之作。月湖给了画家灵感,月湖之美激起了吴冠中的江南情思。

    月湖的花草树木、亭台楼阁,在保护与发展中散发着历史的古朴韵致,呈现出宁波城中最有故事最有文化的美丽画卷。

    思考:

    读一读吟诵月湖的古诗

    宋代王安石、司马光、史浩、吴潜,明代张时彻、范钦、沈明臣、丰坊,清代宗谊、李邺嗣、全祖望等,都有描写月湖景物的诗歌,请选择其中2-3首,进行赏读。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徐徐 整理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