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诗词雅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现代金报
 
2023年05月30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诗词雅会云课堂(七)

王昌龄为什么被杀?

有说诗名太盛,这是个历史之谜

清代三十六诗仙图卷之王昌龄
主讲人简介
张卓颖
任教于慈溪市慈吉实验学校。第四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小学教师组二等奖、慈溪市青年教师基本功操练一等奖、慈溪市中小学优秀作业案例评比一等奖、慈溪市小学优质课观摩评比高段语文组二等奖。

    大漠孤烟,长空冷月,那是战士厮杀的战场,也是诗人们灵感的源泉。自古以来,一条条保家卫国、守边戍疆的道路,充满了艰辛,充满了悲壮,也充满了荣光。

    中国文人的侠气与豪情,顺着黄沙大漠一路浩荡而下,到大唐盛世,开辟出一个诗派——边塞诗派。其中,有位诗人的诗篇被称为“诗上的长城”,这个人就是王昌龄。他的边塞诗最为著名,他笔下有昂扬振奋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有缠绵哀怨的“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候”,也有铿锵坚定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豁达豪放,尤其擅长七绝,“诗家夫子”“七绝圣手”都冠之其身。他有怎样传奇的一生呢?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徐徐 整理

    嵩山问道  边塞留名

    公元698年,王昌龄出生在山西太原。年少时不走寻常路的他,曾居嵩山学道。艰苦的生活并没有磨灭他的赤子之心和家国情怀,之后,由于在长安没有找到施展才华的空间,他投笔从戎,西出长安,踏上了前往辽阔西部的军旅生涯。

    此时的王昌龄才27岁,带着一身的诗意与豪情,感受着西部的壮阔、苍凉。边塞的风景震撼人心,他有感而发,创作了一首诗《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28个汉字的组合,充盈着青春朝气和历史感触,更充满了英雄史诗般的梦想。

    因为到过边塞,真正体验过军旅生活,底层出身的王昌龄更能体会战士们的内心。《从军行》中“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通过描写阴云密布、满眼黄沙的瀚海孤城,凸显了守边战士们誓死守卫边疆的豪迈气概,其间也饱含着王昌龄的爱国心,“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千百年后,诗句读来依然掷地有声,传递着一往无前的气魄。

    进士及第  贬迁多次

    从西北塞外归来,王昌龄隐居于蓝田闭门苦读。意气风发的而立之年,他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初入仕途,王昌龄雄心勃勃。他曾踌躇满志地说:“天生贤才,必有圣代用之。”然而天不遂人愿,他默默耕耘了好几年,却升迁无望。

    正值唐开元后期,当时朝廷的各种腐败情况逐渐暴露,他“以黜清尘”的政治抱负无从实现,加之常以“漆园傲吏”自况,不拘小节,不媚权贵,遂使“谤议沸腾”。

    失意的仕途,无奈的现实,建功立业遥遥无期,他的惆怅都融进了诗歌。“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候”,这是王昌龄的著名诗句,难道后悔的只是诗中的少妇吗?仕途坎坷,郁郁寡欢,诗人只能借题发挥啊。王昌龄接连几首宫怨诗,皆含此情。

    左迁劳苦  交友甚欢

    开元初期,气象万千。热烈的年代,裹挟着盛唐的万千气象,深深地影响着王昌龄。那是一个诗歌的盛世,王昌龄先后结识了李白、岑参、高适、王之涣、王维、孟浩然等人,他们一起和诗对酒,逍遥游历,那些交往深厚的诗友们才华横溢,留下了无数广为流传的佳句。他们的诗歌,配得上大唐的飞扬。

    738年,张九龄被李林甫排挤罢相,王昌龄酒后狂言,因事获罪,被贬往岭南。如此坎坷,仍没有磨灭的,是他的那“一片冰心”。

    被贬途中,王昌龄与孟浩然开怀畅饮,与李白不期而遇,惆怅、无奈都交付诗与酒了。之后,王昌龄被任命江宁县丞,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清晨,匆匆奔赴东南。秦淮河边俯瞰吴楚,听鸟鸣鹤唳,仍然消弥不了他的抱负,字字句句都是报国为民的赤子心。在《芙蓉楼送辛渐》一诗中,诗人写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在今江苏省(古属吴国)镇江市西北;辛渐,是王昌龄的诗友;洛阳,是辛渐即将前往的地方。他以晶莹剔透的冰心自比,表露的是被贬谪在外,依旧坚守纯粹之心,不事权贵的清高傲骨。

    晚年奔波 离奇被害

    在知天命的年纪,王昌龄再次因言被贬,带着失意与无奈,来到了离江宁千里之外的龙标(今湖南洪江)。

    远在千里之外的李白,听到这个消息后,在叹息之余,写下了流传千古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满溢牵挂与忧思。

    此时的王昌龄虽身处险境,但在送别柴侍御诗中,仍留下了达观的感悟:“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离别不免黯然神伤,但对着同一轮皎洁的月,怎么能说相隔千里呢?这是何等的坦然与旷达!

    然而,命运没有善待这位诗人。755年初冬,“安史之乱”爆发。在烽火中,王昌龄从龙标返回家乡,此时的他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满怀豪情的“诗家夫子”,途经亳州,竟被刺史闾丘晓暗害。闾丘晓为什么要杀害王昌龄?史书记载甚少,留下千古之谜。但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二“王昌龄”名下,有一句发人深思的话:“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

    “七绝圣手”竟毁于他人的妒忌!在唐帝国璀璨的文学星空中,那颗闪亮而又独特的明星,就此陨落!王昌龄的一生,于黄沙大漠中酿出满腔豪情,于贬迁奔波中显露风骨,殷殷家国情、亲友情,在诗作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一起诵读、体悟、传承,于涵咏中重温,于感悟中传承。

    

    小思考

    请再现王昌龄笔下的豪情与心志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王昌龄的诗歌,《出塞》《从军行》《芙蓉楼送辛渐》……你最喜欢哪一首?哪些诗句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你能想象出怎样的画面?请结合资料,发挥想象,再现王昌龄笔下的豪情与心志,字数300字左右。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再读读王昌龄的其他诗作。

    

    

    本周日,宁波诗词小达人,复试赛场上见

    今年4月,“诗汇三江·博雅少年”2023宁波市青少年诗词雅会正式启动。5月14日,全市近两千名中小学生参加了初选,现场答题,人机对话,遨游诗海,一决高下,共有434名学生晋级复选。6月4日(星期日),复选将在宁波市(杭州湾)青少年学生实践基地举行。

    本次诗词雅会由宁波市教育局主办,宁波都市报系、宁波电视台、(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承办。

    复选活动不仅安排了和初选一样的上机答题,还增加了风采展示(小组竞答)环节,更有趣的是,现场还有传统文化项目体验,以及一场精心准备的诗词雅会分享会。

    能从近两千余名选手中脱颖而出、晋级复试的选手,都是优秀的诗词小达人。主办方将在现场发放复赛资格证书,同时为每一位选手准备了“神秘礼物”,此外还邀请了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点评初赛和复赛中选手们的表现,与选手们畅谈传统诗词经典。

    让我们一起奔赴一场诗词盛宴,感受以诗会友的雅趣吧!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马亭亭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