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高考还有几天,有高考生的家庭,这时候都在陪伴孩子,经历最后的冲刺时刻。一位杭州爸爸和班里另外两户人家一起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每户派一位家长轮流照顾两周。这三年,做生意的他推掉了很多应酬,全心陪伴儿子。不过他表示高考那天不会去送考。 (6月4日《都市快报》) 高考是一场事关孩子命运的考试,在这种关键节点,为人父母者当然不能缺席。在这样的心理下,家长送考成了考场外的一道独特风景线。不仅如此,一些家长还对如何送考有些特别的讲究,比如送考的妈妈要穿旗袍(旗开得胜),送考的爸爸要穿马甲(马到成功);第一天得穿红色(开门红),下午穿绿色(一路绿灯),第二天穿灰色和黄色(走向辉煌)…… 在“全民送考”大氛围下,这位杭州爸爸不送考似乎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其实不然。他之所以做出这个“不近人情”的决定,大抵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三年的全心陪伴,问心无愧;二则是考点就在儿子学校,送不送考意义不大。 以笔者之见,此举还彰显了这位爸爸对考试心理颇有研究。每临大考有静气,临场发挥最忌讳心浮气躁。对于这个道理,很多家长都明白,但往往关心则乱,做起来却是另一码事了。为孩子做好后勤保障,尽可能让孩子吃好休息好,当然是应有之义,但其他“额外”的关照应该尽可能减少。简而言之,如果孩子心理处于正常范围内波动,这个时候父母最需要的就是减少不必要的打扰。“就让他当作是正常去上学了”,爸爸这句平常至极的话语,道出了陪伴的真谛,值得其他家长好好品味。 当然,为这位爸爸不送考点赞,并不是要求其他家长也要依样画葫芦。 要不要送考,家长们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做决定。如果考点离家有点距离,孩子本身也不反感的,完全可以陪伴孩子走过高中最后的历程。反之,如果走几步路就可以到考场,孩子也不喜欢家长陪考的,那就不妨学学报道中的这位爸爸,彻底放一回手。 面临大考,考生需要照顾,尤其是精神方面的陪伴引导。令人遗憾的是,现实中不少家长的陪伴却仅仅只是“陪伴”而已,并没有起到任何精神激励的作用。相反,有不少家长比孩子还要紧张,甚至在穿什么等无关痛痒的细节问题上瞎折腾,比如强调穿寓意紫腚赢(指定赢)的紫内裤等。送考可以有讲究但切莫“作怪”,一旦把焦虑传递给孩子,那就成了“猪队友的神助攻”。 所以,陪伴孩子功在平时,绝不只是踏上考场的“关键”时刻,用心用情做好平常的点点滴滴,才是陪伴正道。 胡欣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