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青 一家校园超市能红这么久,这是由“思源超市”的开办初衷和管理模式所决定的。 学院开办“思源超市”的初衷并不是为开源节流,增加学院收入,而是为了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子的生活费和学费,相当于为他们提供一个勤工俭学的平台;愿意成为超市“员工”的学生可以凭自己的劳动所得获得一份酬劳,超出部分用来资助其他贫困学生。如超市年销售额达50万元,捐赠学校慈善助学“思源基金”的善款近8万元,用来资助和帮扶学校其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粗略算算,每年有40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参与超市管理而获益,16年,就有6400名学子凭自己劳动所得解决了就学难,这还不算受资助的其他学生。这只是就物质层面而论,其实,该公益服务项目的功能远非物质利益所能定义,其最大功能还在于其育人功能。参与超市管理的学生不但提升了专业技能,还培养了他们“自强自立、诚实守信、知恩感恩”的优秀品质,在实现“资助”的过程中践行“自助”。 “资助”与“自助”,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内涵截然不同。 “思源超市”探索出一条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新路子,变无偿发放式的“资助”模式为通过自主创业解决经费来源的“自助”模式,实现了从“保障性资助”向“发展性资助”的根本性转变。正如该项目指导老师陈晶所说,“思源超市”的自主运作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人际交流和实践操作能力,而且强化了学生感恩教育与社会责任感,真正体现了思源基金培养学生自强、自立、阳光、诚信的育人内涵。这正是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需要着力转变和完善的地方,也恰是高校思政课程需要用心打磨的关键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