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宁大学子采访象山二中体育组老师。 |
本报讯(现代金报|甬派 记者 王冬晓 通讯员 梁静雯)“八八战略”的实施为浙江乡村体育教育事业带来怎样的变化?这个暑期,宁波大学体育学院“宁青筑梦·知行合一”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学院团委的组织下,先后走访了象山二中和宁波滨海学校,了解乡村体教发展现状。该实践活动从6月28日开始,持续到暑假结束。 这群来自21级体育教育专业的“小雏鹰”深入中小学进行实地调研。在象山二中,大学生们分别采访了体育组组长潘蒙蒙与陈倩倩、魏杰两位年轻教师,询问了他们的从教初心,以及在从教多年的过程中乡村体育课的教育资源、薪资待遇等问题。 在宁波滨海学校,宁大学子采访了体育教师冯凌超。冯凌超1979年从杭州大学毕业后回象山从事体育教学,是一位科班出身的老体育人。采访中,他给这群“新体育人”讲述了40年前体育高考与现在体育高考的差异。宁大学子被冯老师对体育教学的热爱所激励,默默下定决心,要为“体育强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乡村体育教育资源有限,但是体育教师们利用有限的资源,灵活创造出丰富多样的体育教学内容,用情境教学、游戏竞赛、主题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法,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一点让我印象深刻。”宁波大学21级体育教育专业的沈逸菁同学说。 在探访中,大学生们也发现乡村体教缺少场地和器材,训练器械更新换代慢,以及体育设施投入与训练成绩挂钩等问题。“乡村体教要加大设施投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使用到体育器材,才能增强学生课堂参与度,发挥体育课强身健体的作用。”徐静雯同学说。 据了解,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宁青筑梦·知行合一”暑期实践团队还将到浙江各地的乡村学校,继续探访乡村体育教育发展现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