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郑薇 海曙区洞桥镇中心小学语文老师,海曙区优秀班主任。曾获浙江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优质课评选一等奖,撰写的《南国书城天一阁》在全国语文教师范文写作比赛获三等奖,撰写的《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获民进宁波市委会征文活动二等奖。多篇语文学科论文在省市区小学语文学科论文评比中获奖。 |
 |
九九重阳节 镇海区骆驼中心学校303班 李欣遥(证号2311704) |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结束后,教材安排了对前一阶段综合性学习的成果进行交流展示,展示活动有两项任务,其中一项就是个人的学习成果展示,要求学生写一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或者节日里发生的事,引导学生用文字记录自己的生活。这个学习任务不仅可以对之前搜集学习的传统资料进行了解,整合内化,而且可以进一步落实“围绕着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语文要素。那么怎么写好节日的文章呢? 一、了解节日,抓准特点 不同的节日有着不同的习俗和特点。所以,首先需要了解传统节日的特点,节日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通过咨询、上网、阅读等方式获取信息,比如除夕——贴春联、吃年夜饭;大年初———拜年、放鞭炮;元宵节——吃元宵、闹花灯;清明节——扫墓、踏青;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节——赏月、吃月饼;重阳节——赏菊、登高望远……我们对所要写的节日了解得越深入,手头掌握的资料越多,也就越容易写出不同节日的特点。 二、感受氛围,描写节日情景 在了解节日习俗的基础上,我们还要细致观察不同节日中的人、事、景、物,品出不同节日不同的味道、不同的氛围,然后把期间发生的事情有条理地描写出来。但要注意,如果写一件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使读者有清晰完整的印象;如果写几件事,要注意详略,把最精彩的部分作为重点来写,其他事情略写。动笔之前想一想按照什么顺序来写,做到条理清楚。叙事不能平铺直叙,对最能体现传统节日特点的地方进行细腻描写,写出节日的味道。 三、围绕一个意思,写出真情 有了氛围,就有了浓浓的“情”,文章就能以“情”为线索串联起细腻而美好的节日画面,就容易做到情景交融。但很多同学最常犯的毛病是,摘抄传统习俗而不知联系实际。写作之前,回忆自己参与节日活动时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一思一虑。一般来说,感受最深的是自己亲身经历的片段。 我们可以先用总起句开头向大家介绍所要描述的事件,注意事件应侧重写自身的感受。比如,一位同学生肖属蛇,曾有过端午节偷喝酒“现蛇身”的搞笑经历,他就把这个经历写进了作文中,这样,一篇《端午“现身记”》新鲜出炉。在写作时,我们要对自己的语言、动作、感受等进行详尽、细致地描写,这样你的习作就活啦! 习作:中华传统节日 热闹的春节 慈溪市龙山镇实验小学301班 李天奕(证号2318808)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我们的期盼中,终于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节。 除夕那天,一大早爷爷奶奶就开始忙碌起来,奶奶开着电瓶车去菜市场买了许多新鲜蔬菜和肉,爷爷也在家里杀鸡宰鸭。到了吃晚饭的时间,奶奶就将一道道香喷喷的饭菜端上来了,有红烧牛肉、帝王蟹、烤鸭……一道道香喷喷的饭菜馋得我垂涎欲滴,我迫不及待地夹了一块肉。“可真好吃!”我开心地说道。我边吃奶奶还边给我夹菜,说:“多吃点,长个好身体。” 吃完美味的大餐,接下来就是我最喜欢的放烟花环节啦!爸爸给我买了许多烟花,有“二踢脚”“窜天猴”“加特林”和“开门红”等。我拿了一个窜天猴来到院子里,然后拿出一个打火机点燃导火线,随即跑出几米远。我回过头,只见烟花拖着一条尾巴冲向天空,天空中绽开了一朵花,美丽极了!我又拿了个仙女棒在门口点燃,一颗颗火星从棒子里窜了出来,好玩极了。 我喜欢过春节。 中秋节 余姚市第一实验小学303班 赵振羽(证号2316720) 指导老师 方君英 “天上孤寒一片,人间相思无眠。一首千古绝唱,道尽人间真情。”中秋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又称团圆节、仲秋节、月娘节等。 中秋节这天晚上,我们在奶奶家门口的小院子里吃着丰盛的晚饭,外公、爷爷喝着自己家酿的桂花酒,我吃着妈妈准备的流沙月饼和甜美的葡萄、西瓜。天空中挂着一轮冰镜,皎洁的光辉酒落下来显得格外朦胧。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仰望天空,好像能看到广寒宫中的小玉兔正在向我们问好,“嘿,小玉兔,你是想下来和我玩一会吗?”大人们则一边聊天一边看着精彩的中秋晚会。时代在变迁,而中国的传统节日的习俗则没有变,一代一代传下来。 过元宵 海曙区洞桥镇中心小学301班 邱雅琪(证号2301056) 指导老师 杨志方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到了,最重要的事情当然是包汤圆,吃汤圆了。 一早,妈妈就忙活起来,只见妈妈把一大包糯米粉倒入盆中,加上水,不停地揉搓,一个大面团就呈现我眼前。在妈妈的再次揉搓下,大面团变成了一根长条。接下去就是我大显身手的时候了,我把长条切成了一个个小面团,然后迫不及待地抓起一块小面团,搓一搓,接着把它按平,汤圆的“外衣”就准备好了。然后,裹上甜甜的猪油芝麻馅,封起来,搓一搓,一个圆溜溜的“小白球”就做好了。不一会儿,一个个汤圆就排着队躺在盘子里了。 接着是煮汤圆。一个一个“小白球”跳入水中,瞬间沉入了锅底。随着水温升高,透过玻璃锅盖,我看见小白球调皮地钻出了水面,在沸水中不停地翻滚。汤圆盛出来了,我用勺子拨动着汤圆,闻一闻,舀起一个放进口中。哇,Q弹可口,真是美味极了! 吃完元宵,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猜灯谜,每次猜中还能得到妈妈精心准备的小礼物,我们甭提有多开心了。 我喜欢元宵节,一家人团团圆圆、开开心心地在一起,最幸福。 清明节做青团 宁波前湾新区 世纪城实验小学301班 徐晨洋(证号2317574) 指导老师 潘晓芳 今年的清明节,我和弟弟一起参加了做青团的活动。 开始做青团了,老师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些豆沙和奶黄,我们首先把豆沙揉成圆形,然后加奶黄,但是这些奶黄太黏了,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它揉好了。然后,老师又给我们发了一些包青团用的面团,一边揉一边压,压薄后放入豆沙或奶黄馅,把它包裹起来再揉圆,这样青团就制作完成了。青团散发着艾草的香味,这味道香香的,令人陶醉。 小小青团绿,年年果冷香,青团虽小,但它是清明节的传统习俗,也让我们更了解清明节的意义。 难忘的端午节 海曙区洞桥镇中心小学301班 周芷睿(证号2320171) 指导老师 杨志方 端午节一大早,我和爸爸妈妈就来到了外婆家。外婆正在厨房包粽子呢。 只见外婆抽出一片油亮的粽叶,双手一翻一转一卷,粽叶变成了“小杯子”。外婆抓起一把浸透的糯米,放进“小杯子”中,“小杯子”被喂满了珍珠似的米粒,满意地合上了大嘴,一个粽子就这样完成了。看着外婆娴熟的手法,我目瞪口呆。 我忐忑不安地拿起了粽叶,学着外婆的样子做“粽叶杯”,结果不是散架了,就是漏底了。粽叶们也被我折腾得够呛。最后,还是外婆助了我一臂之力,手把手帮我折了一个“粽叶杯”,我往里面填满了雪白的珍珠糯米,用绳子一捆,一个粽子就完成了。 下锅了,粽子们如同一只只小绿鸭跳进了高压锅。许久之后,“呜呜呜——”火车似的鸣笛声响起了,外婆小心地打开高压锅盖,白色的水汽就如出笼之虎一般扑面而来,在仙雾缭绕中,一个个碧玉般的粽子粉墨登场。我迫不及待地剥开粽叶,粽叶如莲花般层层绽开,饱满的糯米已变得晶莹剔透,一股诱人的清香钻入鼻孔,我贪婪地吸食着香味,恨不得把香气都给吸干了。 午后时分,自家小院的树荫下,我们一家人吃着粽子聊着天,谈论着端午节的故事…… 端午节 慈溪市庵东实验学校303班 陈荟颖(证号2319578) 指导老师 崔严寒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我喜欢把它叫“粽子节”!大家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 端午节的习俗有赛龙舟、挂艾草、包粽子等。每当端午节临近时,家家户户都开始包粽子。首先把翠绿的粽叶卷成一个角,放上雪白雪白的糯米,接着放上美味的馅,再放上一些糯米,把粽子包好,最后用绳子把粽子捆紧,放到锅里煮熟,香喷喷又软糯的粽子就可以吃了!有蜜枣馅的,有蛋黄馅的,有红豆馅的,有猪肉馅的……真是应有尽有,让人垂涎三尺。 赛龙舟是多人划桨竞赛,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人们的集体主义精神。 我爱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立夏大碰撞 宁波前湾新区 世纪城实验小学301班 姜答(证号2317565) 指导老师 潘晓芳 今天是立夏,我们都带了蛋,准备在最后一节课玩撞蛋大赛。 我们盼啊盼啊,终于等到“撞蛋”时刻了。潘老师说:“碰蛋前问个问题,立夏是什么意思大家知道么?”我们面面相觑,答不上来。她解释道:“立,是开始的意思;夏,是夏天的意思。立夏,就是夏天要来临啦!”我们瞬间恍然大悟。 接着,就是开心的撞蛋时间了。我拿出了早早准备好的鸡蛋与同学们撞了起来。只听“砰啪”两声,钱嘉乐的鸡蛋被撞个粉碎,我又和辜子颖的撞在了一起,我用鸡蛋的尖头一顶,又赢啦!我连连胜了十几个人。正当我得意时,陈郭子龙过来和我的鸡蛋碰了一下,这次我输了。胜败乃兵家常事,我剥开鸡蛋准备吃了它。正吃着呢,发现开始决赛了,我赶紧跑过去看精彩的最后一局。潘老师和陈郭子龙的鸡蛋正在猛烈战斗,陈郭子龙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赢了,看得我们哈哈大笑。 最终,陈郭子龙是鸡蛋王,李亚洲是鸭蛋王,杜茂霖是鹅蛋王。立夏撞蛋就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组稿老师 方重莺
|